“死娃子!就知道瘋跑!看看這土!要**深翻一尺**才保墑!跟你說過多少次記不???!”(重點:越冬培土深度一尺)
劉氏猛地一愣,隨即眼中爆發(fā)出難以置信的光芒!她瞬間明白了!心臟怦怦直跳,趕緊低下頭假裝挖野菜,耳朵卻豎得老高,將“深翻一尺”這幾個字死死記在心里。
過了一會兒,王二嬸扛著鋤頭經(jīng)過,眼神詢問地看過來。趙小滿正在檢查堆肥坑的溫度,她用手探了探,然后像是自言自語地嘟囔,聲音恰好能隨風(fēng)飄過去:
“唉,這**發(fā)熱燙手**就得翻,跟那不開竅的腦子一樣,不說不動彈!”(重點:堆肥發(fā)熱燙手時需翻堆)
王二嬸腳步一頓,肩膀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,強忍著沒有回頭,加快了腳步,但“發(fā)熱燙手就得翻”這個要訣已刻入腦中。
又一日,趙小滿在喂雞時,看到兩個婦人結(jié)伴在不遠處拾柴,聲音略高地抱怨:
“剁那么碎費什么事?**一寸長**正好!省得以后麻煩!懶死你算了!”(重點:漚肥秸稈鍘成一寸長短最佳)
……
這就是趙小滿創(chuàng)造的“**口令教學(xué)法**”。
她將關(guān)鍵的農(nóng)技要點,巧妙地偽裝成呵斥孩子、抱怨家務(wù)、自言自語的家常話,利用風(fēng)聲、地勢,精準地“投送”給那些在附近“勞作”的婦人。這些話語聽起來與尋常村婦的牢騷毫無二致,即使被男人聽見,也絕不會想到其中暗藏玄機。
而婦人們也心領(lǐng)神會,她們變得更加“勤快”于在趙小滿領(lǐng)地附近活動,更加“暴躁”于呵斥孩子(即使孩子并不在場),實則一個個豎著耳朵,如饑似渴地捕捉著每一句可能暗藏口訣的“罵聲”。
知識,在這看似尋常的鄉(xiāng)村噪音中,完成了極其隱秘的傳遞。
一種無聲的默契在荒灘上流淌。表面波瀾不驚,甚至更加沉寂,底下卻暗潮涌動,充滿了某種驚險而智慧的活力。
趙小滿站在地里,看著遠處那些熟悉的身影,她們依舊低著頭,看似忙于自己的活計,但她知道,有些東西已經(jīng)不一樣了。
寒風(fēng)依舊吹過破窗的草簾,但“立身堂”內(nèi),仿佛有一種溫暖的、無聲的力量正在積聚。
火種未滅,只是轉(zhuǎn)入了地下,等待著燎原的那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