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王謀反:?
淮南王劉安與賓客左吳等日夜策劃謀反,在地圖上部署進軍路線。凡長安使者說皇上無子,朝政混亂,劉安則喜;若說朝政清明,皇子健壯,劉安便怒斥其造謠。
伍被的勸諫:?
劉安召中郎伍被商議謀反,伍被痛斥:這是亡國之言!臣仿佛已見王宮生荊棘、露水沾衣的慘景!劉安囚禁其父母。三個月后伍被被迫進言:秦末民心思反,高祖乘勢而起。如今大王兵力不及當年吳楚叛亂的十分之一,天下卻比那時安定萬倍!若執(zhí)意謀反,恐將招致滅族之禍!劉安聽后淚流滿面。
家庭內(nèi)亂:?
劉安庶長子劉不害不受寵愛,其子劉建才能出眾,怨恨太子劉遷。劉建暗中舉報太子曾密謀殺害漢中尉,朝廷下令徹查。
謀反計劃敗露:?
劉安欲起兵,伍被假意獻策:可偽造丞相文書,強遷豪強至朔方,再假造詔書逮捕諸侯太子親信,以此激起民怨。同時派刺客詐降衛(wèi)青,伺機行刺。劉安卻自信無需此計,私刻皇帝玉璽及百官印信,并說:朝中除汲黯忠直難騙,公孫弘之輩如揭枯葉般容易對付!
當廷尉逮捕太子的詔令抵達,劉安欲殺國相與內(nèi)史起兵。但內(nèi)史稱病未至,劉安猶豫不決,太子劉遷自殺未遂。伍被自首告發(fā)謀反,漢廷搜出罪證。劉安聞訊自刎,王后荼、太子遷及所有參與謀反者均被滅族。伍被雖曾贊頌漢德,仍因主謀罪被誅;與劉安交好的侍中莊助亦被處死。
衡山王案牽連:?
衡山王劉賜上書請求廢太子劉爽,改立劉孝。劉爽派心腹赴長安舉報劉孝私造戰(zhàn)車、與父王侍妾通奸。恰逢淮南謀反案牽連出藏匿在劉孝家的陳喜,劉孝為自保搶先告發(fā)同黨枚赫、陳喜。衡山王劉賜自殺,王后徐來、太子劉爽、劉孝皆被公開處決,涉案者全族誅滅。
兩案總計誅殺列侯、二千石官員、豪杰等數(shù)萬人。?
后續(xù)事件:?
夏四月,大赦天下。
四月丁卯,立七歲皇子劉據(jù)為太子。
五月乙巳,日食。
匈奴萬騎攻入上谷,殺數(shù)百人。
張騫西域見聞
西域探索:?
張騫從月氏歸國后,向漢武帝報告西域諸國風(fēng)俗:
大宛?(今費爾干納):位于漢西萬里,定居農(nóng)耕,產(chǎn)汗血寶馬,城郭似中原。
烏孫?、?于窴?(今和田):于窴以西河流西注西海(今里海咸海),以東河流注入鹽澤(羅布泊)。鹽澤地下暗河為黃河源頭,距長安五千里。
匈奴勢力?:控制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,南接羌族,隔絕漢道。
游牧諸國?(烏孫、康居、奄蔡、大月氏):風(fēng)俗同匈奴。
大夏?(巴克特里亞):在大宛西南,風(fēng)俗類大宛。張騫在當?shù)匾娛竦刂裾?、布匹,商賈稱購自身毒(印度)。由此推斷身毒距蜀地不遠,建議經(jīng)蜀郡開辟通西域新路,避免羌地險阻與匈奴攔截。
漢武帝的雄心:?
得知大宛、大夏、安息等富庶大國崇尚漢物,北方大月氏、康居兵強可利誘歸附,漢武帝決心廣地萬里,威德遍四海。他命張騫派使者分四路從蜀郡出發(fā),探尋身毒國。雖昆明部族劫殺使者阻撓,漢朝卻意外打通與滇國(云南)的聯(lián)系。滇王問漢與滇誰大?夜郎侯亦如此,因道路閉塞不知漢疆遼闊。使者盛贊滇國潛力,促使?jié)h武帝重啟經(jīng)略西南夷。
漢武帝元狩二年(庚申年,公元前121年)?
冬季,十月:?漢武帝劉徹前往雍縣(今陜西鳳翔),祭祀五畤(祭祀五位天帝的場所)。
三月:?
戊寅日:?平津獻侯公孫弘去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