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鹿臺,趕在入冬前,終于落成了。
那是一座用上好的青石,壘起的三尺高臺。臺上,用一整塊漢白玉,雕成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鹿。臺后,則立著一塊嶄新的石碑。
落成那天,白鹿村,又辦了一場盛大的祭祀。
白景琦和鹿顯宗,兩個家族的掌門人,再一次,并肩,站到了臺前。
他們一同,為那塊新立的石碑,揭開了紅綢。
石碑上,沒有長篇大論,只有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:
“白鹿共護(hù),兩族無爭”。
這八個字,是周秀才親筆書寫,由最好的石匠,一刀一刀,刻上去的。每一個筆畫,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。
“我,白景琦,在此立誓!”白景琦對著石碑,也對著臺下黑壓壓的鄉(xiāng)鄰,高聲說道,“只要我白家,在白鹿灘一日,便會守此誓言一日!與鹿氏一族,休戚與共,再無紛爭!”
“我,鹿顯宗,亦在此立誓!”鹿顯宗也接著說道,“我鹿家,亦將永守此約!若有違背,人神共棄!”
兩人的聲音,在空曠的白鹿灘上,回蕩著。
然而,就在這片看似鐵板一塊的“和平”氛圍里,白景琦,卻不動聲色地,打出了他自己的算盤。
祭祀過后,他在祠堂里,召集了村里的議事會。
“各位叔伯,”他開門見山,“如今,白鹿臺已成,兩族無爭之誓已立。這,是咱們白鹿村,前所未有的好事。但,光有誓言,還不夠。還得有,能讓這誓言,落到實處的章程?!?/p>
他頓了頓,目光,落在了鹿顯宗的身上。
“我提議,從今日起,村里的公倉,不能再由我白家一家獨管。這,不合‘共護(hù)’的道理?!?/p>
這話一出口,在場的所有人,都愣住了。公倉,是村里的命脈,也是族長權(quán)力的象征。白景琦,竟要主動,分權(quán)?
“我提議,”他接著說,“以后,這村倉的管理,由咱們白、鹿兩族,各出一人,共同掌管!凡有錢糧出入,必須由二人,共同簽字畫押,方能生效!賬目,每月一清,每月一公示!如此,既顯公平,也杜絕了,任何一家,獨斷專權(quán)、中飽私囊的可能!顯宗叔,您看,如何?”
這番話,說得冠冕堂皇,滴水不漏。
鹿顯宗的心里,卻“咯噔”一下。
他知道,白景琦這是在“將”他的軍。
前幾日,鹿兆山在工地上,那番“白家搶風(fēng)頭”的言論,早已傳到了他的耳朵里。白景琦此舉,看似是在“分權(quán)”,是在“示好”,實則,卻是一次最高明的“捆綁”和“監(jiān)視”!
他把鹿家的人,也拉進(jìn)了這村倉的管理層。從此以后,村倉但凡有任何差池,鹿家,也脫不了干系。更重要的是,他把鹿兆山那只蠢蠢欲動的“手”,直接,放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!
這是一個,你根本無法拒絕的“陽謀”。
你若是拒絕,就等于,是當(dāng)著全村人的面,承認(rèn)了你鹿家,信不過白家,也信不過這“兩族無爭”的誓言。
鹿顯宗看著白景琦那張年輕、卻又充滿了與年齡不符的深沉的臉,心里,長長地,嘆了一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