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把農具交回去,或者是放到家里之后,都奔著村子里一處稍微偏僻的地方趕去。
一個個,臉上還帶著期待的表情。
“真沒有想到,顧家成分不好,小蘇知青竟然真的嫁到顧家了。”
“感覺小蘇知青低嫁了?!?/p>
“你倆這屁話說的,村里年輕小伙子,哪個能比得上顧南的體格?!?/p>
“體格好有什么用,到底還是成分不好?!?/p>
“你嫌棄顧家,倒是別去人家吃流水席呀?!?/p>
這人被那人的一句話噎住了。
這個年頭,家家戶戶糧食都不富裕,能吃飽就已經很好了。
如果家里沒有幾個壯勞力,真的是想要吃飽都很難。
就別說誰家娶媳婦弄什么流水席了。
就是結婚的正席,能有一兩個肉菜,那都是長臉的事情。
真的沒有想到顧家娶媳婦,竟然除了正席還準備了流水席。
這在靠山村都是蝎子粑粑獨一份的存在。
反正現(xiàn)在吃席也不用給多少錢,能給個兩毛五毛意思一下就不錯了。
又不是什么親戚。
更有甚者,連錢都不給,直接拎著幾斤粗糧就可以過去跟著吃席。
只不過,這些都是等明天中午的正席才會拿。
現(xiàn)在,帶著一張嘴過去吃就可以了。
所以,說顧南家成分不好的人,還是少數(shù),畢竟吃人家的嘴短嘛。
大部分在聊的,都是小蘇知青怎么怎么好。
顧家這邊,流水席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,來幫忙的大娘嬸子也不少。
院子里的雜物都移開了,所以位置還算大,放了七張桌子。
堂屋里面東西也挪開了,放了三張桌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