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當(dāng)前天下次縣的所有空缺,你可寫上名字,三日后來此競價,價高者得。若無人同你競
爭,那便直接歸你所有。
不出所料,是拍賣性質(zhì)的。
謝喬翻動著冊子,前幾頁的縣大都是中原地區(qū),競價者頗多。她眼看著一個夏丘縣后面附著足足二十多個競價者的名字。有點公考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意思了,只不過公考比的是能力,這是拼的財力。
中原、江東地區(qū)且遠(yuǎn)離帝都的縣競價者是最多的,原因很簡單,遠(yuǎn)離京師,意味著自己手里的權(quán)力更集中,擁有更多的自主權(quán),便于剝削壓榨。而因為是中原地區(qū),民脂民膏更豐腴,不似邊境的苦寒之地:所以這些縣當(dāng)然是最肥的肥肉。
名冊里,其次是京師及三輔地區(qū)的縣,雖然在皇權(quán)的輻射范圍內(nèi),但好處是容易與達(dá)官顯貴結(jié)交,更能獲得升遷的機會。
最次的才是謝喬此次的目標(biāo):邊陲小縣。
她在涼州敦煌郡一眼鎖定了一個名字,龍勒縣。經(jīng)過謝喬的跑圖,她很清楚龍勒縣正與榆安城相鄰。
雖然是空缺的,但后面沒有附任何名字。實際上,這一頁的邊陲小縣后都沒人選擇。
謝喬捏著毛筆在上面寫自己的名字,她不會毛筆,只能硬著頭皮涂寫出兩個奇丑無比的字。千算萬算把這步給算漏了。
好在字雖然丑,但清晰分明,小黃門也不甚至在意。
倒是后面的黑痣黃門瞪大了眼珠子。
她竟然選在了這里?!
這些邊境小縣自幾年前開榜以來就沒怎么賣出去過,今次的名冊上也是如此,幾乎就是陪跑的,專門作廢的。
再賣不出去,他也會把名冊勾掉,上呈常侍。屆時常侍打發(fā)一些管不住嘴巴的庸才過去,此為貶黜。賣不出去也得有人去填上,畢竟一方主官,不能空置太久。
而現(xiàn)在,竟然有人主動選擇西涼地界,還舍得花錢
謝喬寫完名字放下筆,問:此龍勒縣長應(yīng)在三百萬錢吧?
不錯,理應(yīng)如此。其他次縣或許你需要同人競價,不止三百萬,但此縣不會,我來西邸一年多,還沒見人買過,只要你錢夠,必定是你的了。小黃門答。
謝喬聽見這話時敏銳覺察到了一些商業(yè)要素。這些地區(qū)的縣官沒人買過,等于說是沒有價值的商品。而一縣之長,位置不能空缺,也會消化掉。
大腦飛速運轉(zhuǎn),謝喬堅決不做冤大頭。
三百萬錢太多,可否少些?謝喬出聲問。
小黃門擰眉:你若錢資不夠,可付半數(shù)定錢,先行赴任就職,再倍輸之。
這話是讓她按揭的意思,先交首付,然后慢慢還利息,多倍的利息。
我的意思是,總價能否少些。她當(dāng)然不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