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里的秩三百石并不是精確地指年俸三百石糧食,而是一個等級品階,秩三百石的官員每月可得四十斛谷,即四十石,年可入四百六十石。
糧食和錢的兌換比例一直在變動,但大致上一石糧食能換一百錢。也就是說,作為縣長,一年的俸祿收入就有四萬六千錢。
而這些偏遠小縣之所以被忽略冷落,除了本身處于邊塞苦寒地,難以升遷,面對外族的生存壓力和風(fēng)險大以外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人少地窮,難以收刮油水。畢竟大部分買官的人都是打著回本的想法來的。
謝喬低估了這幫買官者的貪生怕死程度,更低估了他們對民脂民膏的貪婪,為此他們哪怕擠破腦袋,哪怕競價不上,也不愿意遠赴邊境。謝喬有了一種新的體悟,漢末的官場可能比她想象的還要腐敗一百倍。
話已出口,事已至此,沒有轉(zhuǎn)圜的余地了,謝喬只能認栽。
這位長顆大黑痣的黃門,不愧是在宮里面曲意逢迎、左右逢源的資深太監(jiān),心里博弈顯然比謝喬要高明。她這段時間輾轉(zhuǎn)雒陽城各個典當鋪學(xué)的察言觀色的本領(lǐng)不過才是皮毛,人早都成人精了。
心里有一萬句臟話,但此時謝喬卻只能強忍,拱手作揖,多謝中貴人成全。
隨即,她從【存錢罐】取出了五十萬錢,交付對方。
謝縣長,既為一方父母官,可要勤政愛民,不負天子重托。黃門拱手,稱謂已經(jīng)變了。
他瞥了一眼這大堆一串串的銅錢,滿面春風(fēng)。
謝某定竭盡所能。
謝喬話音剛落,眼前立即跳出了字幕。
【你獲得了新的稱號:[漢涼州敦煌郡龍勒縣長]】
【你增加了10點聲望值?!?/p>
打開面板,點進【主公】頁面,在她的名字后面果然添加了新的標簽稱號。
錢給付了,文書也到手了,交易達成,所以她現(xiàn)在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龍勒縣長。雖然看著這幫小黃門數(shù)銅板的模樣還是很不爽。
往好的方面想,她不至于太冤大頭,把三百萬錢全都搭進去,虧點就當是破財免災(zāi)了。其次,她總算是擁有了自己的新身份,日后如果再有人問她,終于不用再尷尬地自稱白身,而可以稱龍勒縣長謝喬。
當然,她還需要起一個表字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,名往往是自稱,對方稱自己的字,以示敬重。
謝喬計劃回去讓謝均幫忙起一個,他文化水平比較高,起出來的字更有涵養(yǎng)一些。
當然這些都只是虛名。最重要的是,龍勒縣對于貪生怕死、一心收刮民脂民膏的買官者唯恐避之不及,但對謝喬而言,無疑極具軍事價值和地理意義。
大漢王朝西北邊境最著名的玉門關(guān)和陽關(guān)都在龍勒縣境內(nèi),一北一南,是為西北之門戶。
當然,兩座城關(guān)雖都在龍勒縣境內(nèi),但并不在縣府的控制下,而是由郡一級的都尉派兵駐守,都尉在等級上較縣長略高一些。不過一旦她在龍勒縣站穩(wěn)腳跟,榆安城也發(fā)展起來,待天下大亂,拿下兩關(guān)不成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