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鋪上神奇土壤不現(xiàn)實,即使謝喬現(xiàn)在經(jīng)常能開出神奇土壤的三黃蛋,一天撐死也才三平米,一年不過一千五百平米,也就是0。0015平方千里,要知道,單單是她地盤上的戈壁灘保守估計大概都有上百平方公里。一粟之于滄海耳。
單獨在干旱的戈壁灘上植樹造林,植物的存活率很低,但如果在一片區(qū)域內(nèi),先以神奇土壤為骨架種植樹木,生長的植物會影響到周圍的環(huán)境,再去旁邊非神奇土壤的土地上種植,效果就不一樣了。就像是波紋擴散一樣,由點向面擴散
。
以神奇土壤為框架,將成片的戈壁灘覆蓋上一層植被,這樣一來,雨季降雨后才能留住水,落在戈壁灘上的珍貴水源不至于盡數(shù)被蒸發(fā)掉。
改造自然,即使有系統(tǒng)的幫助,這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,但勞動力數(shù)量上來后,謝喬堅信偉人人定勝天的真理,基建狂魔可不是白叫的。
于陽城整頓數(shù)日后,皇甫嵩部決定開拔,全軍東進與波才主力決戰(zhàn)。
這期間,不斷有軍報從東面?zhèn)鱽怼?/p>
在皇甫嵩部與陽城黃巾糾纏的同時,右中郎將朱儁已經(jīng)率領(lǐng)本部軍馬從另一個角度與波才交過手了。
面對黃巾強力的沖擊,朱儁部雖力戰(zhàn),卻戰(zhàn)況不利,頹勢盡顯,損兵折將吃了癟,只得西撤暫避鋒芒。
這時,在全局戰(zhàn)略的尺度上,皇甫嵩部東進頂上,進駐長社縣城防守,助后撤的朱儁部穩(wěn)住軍心。
而追逐朱儁部而來的波才立即命人圍住長社城四面,阻其援。
賊勢浩大,兵臨城下,安營扎寨,號稱有十萬之眾。
謝喬自然在皇甫嵩麾下,被圍在了長社城中。
雖然被圍,但謝喬絲毫不慌,因為她了解歷史的走向:城不會破,他們也不會敗。
大概被圍城半個多月后,消息傳到京師,朝廷會派騎都尉曹操領(lǐng)軍馬前來助陣解圍。屆時皇甫嵩也會想出火攻之計,與朱儁部、曹操部三面夾擊,大破波才及潁川黃巾的主力。
這期間,謝喬也就不影響歷史的走向了,大多數(shù)時候開始以[壽命]調(diào)快時間的進度。雖然她現(xiàn)在就可以向皇甫嵩獻上火攻之計,提前解長社之圍,算是大功一件。但如果不等到曹老板的援軍,少了一方軍馬,勝果難說,至少不會一戰(zhàn)定勝負。如果逃掉的黃巾太多,波才掘土重來,未來又會陷入苦戰(zhàn),那不劃算。
枯等的同時,謝喬還在做一件事,那就是拉攏同長水營另一位軍司馬鄒居。
鄒居一直是長水營軍司馬,原為陳靖的副職,陳靖被免職后,鄒居也受了牽連,被罰了軍棍。雖然職務(wù)沒有變動,但皇甫嵩令他為輔,因為一支部曲只能有一位可以下達絕對軍令的軍事主官。
拉攏整個兵卒心高氣傲、看不起鄉(xiāng)下人的長水營難度太大,但拉攏鄒居一個人倒不會太難。陳靖被充為馬軍后,鄒居便是營中最具威望的,謝喬自然要抓住問題的關(guān)鍵。
鄒居被罰了軍棍后,謝喬便派人送去了藥膏。勝仗之后皇甫嵩賞賜的酒肉,也遣人給他送去,不送多的,單單只送他一人。
一來二去,關(guān)系稍微有所緩和,至少謝喬將他請到軍帳時,他看自己的目光不像陳靖當初一樣仇恨。
進駐長社十日后,已是農(nóng)歷五月,天氣愈漸炎熱。城內(nèi)軍心漸漸浮動,有天熱的緣故,有賊勢浩大的緣故,更因為軍中糧草即將耗光。拖不得了。
這幾日,皇甫嵩天天站上城頭,遙望依草結(jié)寨的黃巾營寨,心中終于有了主意。
薄暮時分,一名軍士匆匆跑到謝喬營帳通稟,皇甫嵩請她入中軍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