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適是最后來到食肆的,謝喬特意給他留了一碗餃子。
看他坐下來吃,謝喬坐到對面,隨口一問:阿適,謝先生教的《倉頡篇》你學得怎么樣?
我會背了。阿適說。
那背來聽聽。
阿適放下筷子,張口就來,倉頡作書,以教后嗣,幼子承詔,謹慎敬戒
好,我知道你會背了。謝喬打斷他。
背誦得這么流暢,一看就會,那她就沒必要再抽考了。不光是背出文字,他連謝均的腔調(diào)都學得絲毫不差,可見是下了工夫的。
謝喬望著吃餃子,沉默醞釀了片刻,忽然開口,阿適,我們都沒親人在這世上了,我與你相識甚是有緣,這段日子相處也算融洽,不如你當我弟弟,從此以后我們姐弟相稱,可好?
阿適嚼餃子的動作驀然停住,他呆了片刻,而后一個勁兒地點頭,是愿意的意思。
阿適,如果你不嫌棄的話,隨我姓吧。謝喬補充。
阿適沒有姓,現(xiàn)在他年紀十四五還能阿適阿適地叫,等成年后沒有姓氏,是會被取笑的。
好。阿適咽下餃子,鄭重地答復。
謝喬微笑,那從今以后你就叫謝適了。
挖地里第三季土豆的時候,謝喬發(fā)現(xiàn)種在初級土壤里的小麥都掛著沉甸甸的麥穗,算算時間,成熟了。
她叫人拿鐮刀采割下來,麥稈留著喂馬,麥粒用來研磨成面粉。
原來的聚落里就有石磨,保存完好。謝喬挑選出品相好的麥種后,麥子全磨成面粉。
雖然通過石磨磨出來的面粉沒有【商店】出售的面粉精細,即使磨三四遍都趕不上,但好歹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,能吃上自己種的,就不用掏家底去【商店】買了。
小麥采收完畢,謝喬的農(nóng)場里留下來大片的初級神奇土壤。她多少有點強迫癥,不想就這樣將就著繼續(xù)種小麥,于是做了一個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
謝喬決定把控制地神奇土壤全拿出來,以戶為單位,分給百姓種植。神奇土壤是能隨她的意志回收和放置的,但如果土壤上有作物,回收會損壞作物。所以此前她一直就將著,沒法整理農(nóng)場?,F(xiàn)在生長周期最長的小麥地空出來了,正好可以理一理了。
目前榆安城共有五十五戶,每戶大約四到六人,像一些人數(shù)少的家庭,謝喬之前也幫他們組建了臨時大家庭。畢竟三間臥房,不能浪費。
五十五戶,每戶可以分到兩塊初級神奇土壤,至于種植的地方,就種在百姓家的院子里。兩平米,完全不占地方,而且也方便各自管理。
謝喬再給他們小麥種子,種在地里后,就交給他們每家人自行料理。往后,初級神奇土壤上種植出來的糧食都是他們的私有財產(chǎn),謝喬只收取少量神奇土壤的租金。
等后面謝喬獲得的神奇土壤積累得再多一些,比如完全下一個任務,還能再多分幾塊地。
作物種在神奇土壤上,無視氣候,不止存活難度大大降低,且生長速度翻倍,完全可以做到一年多季。一來一回,兩塊神奇土壤一年的產(chǎn)糧量,差不多快趕上大西北的半畝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