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將身子坐直,雙手按在膝上,做出一個洗耳恭聽的姿態(tài):先生請講,操愿聞其詳。
明公心腹之患,非董卓,非謝喬,非天下群雄,唯袁本初一人耳。賈詡的聲音不疾不徐。
曹操的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縮,并未打斷,只是靜靜地聽下去。
董卓是狼,一頭闖入羊圈的惡狼。他兇殘,暴虐,貪婪,天下人皆知其惡,人人得而誅之。明公討伐他,是順勢而為。
然袁紹是虎,披著一張麒麟皮的猛虎。袁紹之強,不在其本部兵馬,而在其四世三公之名望,此名望如參天之巨樹,根植河北,蔭蔽豪杰,能令群雄俯首,能振臂一呼,令天下諸侯景從。此乃其立身之本,爭雄之基。這才是明公真正的對手,一個比董卓可怕百倍的對手。
賈詡的話,像一把匕首,精準地剖開了曹操內心深處最不愿承認,卻又最清醒的認知。
他與袁紹相識于微末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袁本初那張溫厚笑臉下隱藏的驕傲與野心。
袁紹看他的眼神,永遠帶著一絲世家子弟對閹宦之后的俯瞰。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優(yōu)越感。
曹操沉默了。
賈詡靜靜地等待,他知道,要讓曹操這樣雄猜之主接受自己的謀略,就必須讓他自己想通其中的每一個關節(jié)。
良久,曹操猛地轉過身,眼中已是一片清明,再無半分迷茫:先生說得對。要勝他,必先伐其樹,斷其根!
賈詡緩緩點頭。與聰明人說話,就是這般輕松。
他微微欠身:明公睿見。故此計,不在戰(zhàn)場上與袁紹的虎狼之師硬碰硬,而在釜底抽薪,斷其根基。
釜底抽薪?曹操身體微微前傾,這個詞瞬間抓住了他的全部注意力。
名望,是袁紹立身之本,爭雄之基。若能動搖其名望,讓天下人看清他麒麟皮下的虎狼之心,則其根基必然松動。樹倒猢猻散,到那時,袁紹縱有雄兵十萬,也不過是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,不堪一擊。
曹操沉吟片刻,終于開口:先生所言極是。然則如何斷其根基?
一,發(fā)檄文。賈詡起身,手指輿圖,需以最快的驛騎,將檄文抄本送往各州郡、各路諸侯營中,甚至要張貼于城門要道,令天下士人百姓,販夫走卒,皆可聞之。其一,當字字泣血,痛陳國賊董卓禍亂朝綱,致使天子蒙塵,宗廟為墟,社稷飄搖。此為引子,用以喚起天下忠義之士的同仇敵愾之心,此為尊君。
他的手指頓住,繼而重重一點,其二,筆鋒急轉,直指袁紹。斥其身為盟主,坐擁大軍,卻不思進取。反而心生異志,妄議廢立,此乃不忠!放任盟軍渙散,只圖擴張自家勢力,此乃不義!其行徑,實乃董卓之續(xù),漢室之巨蠹!此為討逆。此檄文一出,明公便占盡道義,而袁紹,則百口莫辯。
曹操盡量以平和的心態(tài)消化這些信息,緩緩點頭。
此檄文一出,天下百姓,看到袁紹這等世家門閥只顧私利,而明公卻為國為民奔走呼號,人心向背,豈非一目了然?到那時,明公便如立于山巔之上,手擎漢室大旗,占盡天理、國法、人情!
曹操的呼吸微微一滯,他已經想到了這封檄文傳遍天下時,袁紹那張漲成豬肝色的臉。
這不僅是斷了袁紹的根基,更是在
天下人心中,將袁紹世家的金字招牌,狠狠地踩在了腳下。
而自己呢?
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擊中了他靈魂深處。
自己,這個出身宦官之后,在世家大族面前永遠抬不起頭的曹操,將通過這道檄文,搖身一變,成為漢室最堅定最勇敢的忠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