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她精挑細選的地點,因為從雒陽出發(fā),大軍開赴豫州潁川郡一帶,滎陽的汜水關是一條捷徑。
汜水關即虎牢關,出虎牢關以東就是廣袤平坦的華北平原,黃巾之亂的主戰(zhàn)場之一。
謝喬此行,除了立功,刷到經驗以外,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。那就是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,如果可以的話,嘗試將逃難的百姓、黃巾軍中的無辜之人送入滎陽城中的空間通道,送入西涼,轉化為自己的子民。
被朝廷冠以黃巾亂賊的絕大部分人其實本性都不壞,只是土地兼并日益嚴峻、上層階級殘暴統(tǒng)治、天災人禍不斷,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,朝不保夕,食不果腹,生存堪憂,而恰在這時,張角宣揚的太平道給他們帶來了希望,從黑暗中照來了一縷曙光。
但在統(tǒng)治者的眼中,只要頭帶黃巾,他們就是十惡不赦之徒,罪無可赦。即使是皇甫嵩這樣較為清明仁厚的官員,在戰(zhàn)勝冀州的黃巾后,仍然俘殺十余萬黃巾,將十萬俘虜的尸骨筑成了京觀,威服天下。
一旦頭裹黃巾便只有死路一條,朱儁在圍攻宛城的黃巾時,城內黃巾渠帥韓忠嘗試投降,卻被朱儁斷然拒絕,勢將黃巾賊悉數剿殺。
既然是死,那不如送去西涼,畢竟大西涼最缺的就是人。
謝喬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,所以前幾個月在匈奴人的幫助下大興土木,日夜不停地建造屋舍,就是為了未來容納更多的人口,提前與關內諸侯搶人口,彌補差距。
一旦人口富足,生產力水平自然是蹭蹭往上漲。謝喬能利用系統(tǒng)【商店】購買糧食,解決前期食物不足的問題。
此行,謝喬帶上了麾下全部的十五支[西涼弓騎]和六支[西涼鐵騎]。
西涼鐵騎需要沖陣,所以盡數配備上了嶄新的鐵鎧鐵盔,手持長矛,馬披馬鎧。而西涼弓騎是遠程部隊,身背長弓,馬鞍上掛箭壺,穿負重較為輕盈的皮甲,具有更高的機動性。
西涼鐵騎唯一需要怕的,就是敵軍的長槍陣,長槍一立,騎兵陷入其中,去多少損失多少。但以百姓為基礎的黃巾軍不可能訓練出長槍的,所以無需擔心,面對黃巾軍,西涼鐵騎沒有天敵。
這兩支部隊都是謝喬的寶貝疙瘩,她要充分利用高機動性的特點,攻城什么的、肉搏之類盡可能避免,她可以主動去領長途奔襲、追亡逐北之類的戰(zhàn)斗任務。
除了通過【部曲】功能招募的騎兵外,謝喬其實還想帶上歸附自己的羌人。尤其是馮悉之前的那十七名羌衛(wèi),個個兇悍勇猛,戰(zhàn)斗力爆表且渾身是膽不怕死,很適合留在身邊做扈從,護衛(wèi)安全。還有那幾十名羌騎,無論是騎射,還是馬上的武藝,均要強于她
的西涼弓騎和西涼鐵騎。
但不得不考慮一個非?,F實的問題,那就是東漢王朝對西羌持續(xù)數十年的戰(zhàn)爭,雙方幾乎結下難以彌合的世仇。羌人的外貌和生活習性與漢人有較大差異,不易隱藏,很容易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抓到并以此攻訐,尤其是無利不起早的宦官,說不定會污她同羌人勾結。
謝喬求官心切,在政治上不能有半分污點,只能選擇不帶,留他們駐守西涼。
除了部曲外,謝喬的隨行人員,還有梁汾、極支遼、何颙和謝適等四人。
梁汾自然是必帶上的,他擁有技能[騎將],當他率領騎兵部隊時,能使騎兵部隊全屬性都提升1點,而此次又全是騎兵部隊,可謂是完美契合。
帶極支遼是因為答應了毋格。謝喬發(fā)現果如毋格所說,極支遼好用,武力也不俗,即使是跟梁汾角力也只是稍稍遜色一些。就是他這膽子實在不敢恭維,難怪當時經不住梁汾的威嚇。
至于何颙,還沒有正式招募到他,但謝喬和他有了不淺的交情。他熟悉中原一帶,且與朝中不少士人賢才交好,謝喬若想結交,他能從旁引薦。再一個,讓他看看朝廷的昏庸無道,看看漢祚將傾的跡象,他也能徹底死心,便于招募。
考慮到可能需要通過[空間傳送符]轉移流民和黃巾,所以謝喬帶上了機靈的謝適,他不去戰(zhàn)場,只是留在端點附近接應、隨機應變。
最后是部曲的糧草軍需問題。
古時行軍打仗,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不過有系統(tǒng)提供的便利,謝喬做起來要容易得多。
首先她能通過【商店】直接用五銖錢購買到諸如大米、小米、面粉等在內的主食;其次,帶上了她的全部[高級神奇土壤],共計二十二塊,以及生長速度最快的作物種子,比如小白菜,放置土地后種上去,四天時間她的部曲就能吃到新鮮蔬菜了;最后,是她的【背包】格子能直接貯存十幾噸的補給。在出發(fā)之前,謝喬特意讓食肆的庖廚劉蕙他們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,烙了一種蓬軟且肉巨多的餡餅,儲存在【背包】里。一張餡餅的質量大約是80克,一個格子便能放下一萬兩千五百張餡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