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日下來,考察團成員對梁國的觀感逐漸分化。
有人驚嘆于其秩序和效率,有人則依舊抱著懷疑,而陳實則覺得自己收集到了足夠的證據(jù)。
這天傍晚,眾人回到驛館,陳實終于按捺不住,在眾人面前發(fā)難了。
慈明先生,諸位同仁,陳實站起身,拿著他的小冊子,一臉憂國憂民的神色,連日所見,實令我憂心忡忡!梁國看似井然,實則危機四伏!我親耳聽到百姓抱怨賦稅沉重,徭役繁苛!市集之上,雖有管理,卻難掩蕭條之態(tài)!更有甚者,我聽聞有小吏執(zhí)法嚴苛,百姓稍有不慎便遭斥責處罰,名為規(guī)范,實為酷政!
他頓了頓,加重語氣:依我之見,這梁國所謂的新政,不過是粉飾太平,內(nèi)里早已是民怨沸騰!謝喬名為利民,實為榨取!長此以往,恐非社稷之福!
此言一出,廳內(nèi)氣氛頓時一緊。
幾位原本就對冷遇不滿的名士紛紛點頭附和。
仲弓所言,不無道理。
是啊,百姓之言,最為真切。
荀彧眉頭微蹙,看向陳實。
荀爽則不動聲色,閉目養(yǎng)神。
荀攸抬起眼皮,目光落在陳實身上,平靜地問道:你都聽到了什么?見到了什么?可有實證?
自然有!陳實將小冊子呈上,這是我連日記錄,句句屬實!我還可帶諸位去尋那抱怨賦稅的農(nóng)戶,去問那被酷吏刁難的百姓!
好。荀攸點了點頭,明日,我等便隨仲弓先生,親自去問一問,看一看。
次
日一早,在陳實的帶領下,眾人來到城郊,找到了那位抱怨賦稅的農(nóng)戶。
農(nóng)戶見到這許多官員名士,顯得有些局促不安。
陳實上前道:老丈,莫怕。昨日你所言賦稅之事,可否再對我詳說一遍?
那農(nóng)戶看了看眾人,又看了看陪同的國丞屬吏,支支吾吾道:這稅是比以前高了些
高了多少?家中可還能負擔?荀攸溫和地問道。
負擔是能負擔。農(nóng)戶低下頭,聲音小了下去,就是覺得,交得多了些。
荀彧在一旁插話問道:老丈,敢問你家今年收成如何?比之往年,是多了還是少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