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明白梁汾的顧慮。她與劉彌之間,早已生出嫌隙。夜宴刺殺,她雖是迫不得已,卻也是事實上的背叛者。擅闖梁園,更是觸碰了劉彌的逆鱗,如同刨了他家祖墳。
但誤會需要解釋,裂痕需要彌補,這不是偶像劇需要拉扯。尤其是在她需要劉彌配合的時候。
馬車很快備好,在夜色的掩護下,駛向劉彌被軟禁的王宮。
王宮守衛(wèi)森嚴(yán),但見到謝喬,無人敢攔。
劉彌端坐于主位,身形消瘦了不少,面容帶著幾分憔悴和落寞。曾經(jīng)的梁國之主,如今卻似失了魂魄,眼神空洞地望著虛空。
聽到腳步聲,他緩緩抬起頭,見到來人是謝喬,原本黯淡的瞳孔里瞬間燃起警惕厭惡。
你來做什么?他的聲音沙啞,透著深深的疲憊與不加掩飾的敵意。
謝喬并未因他的態(tài)度而退縮,反而上前幾步,鄭重地躬身行禮:大王,喬今日冒昧前來,實有要事相商。
劉彌冷哼一聲,別過頭去,不愿看她。
謝喬直起身,語氣誠懇:大王,自蛾賊流竄作亂以來,梁國境內(nèi),百姓流離失所,食不果腹,衣不蔽體,處處可見餓殍。喬雖是女子,亦知大王素有仁德之名,以萬民福祉為念,想必不忍見此人間慘狀。
她故意提及百姓的苦難,試圖觸動劉彌心中那僅存的柔軟。
劉彌的身體微微一僵,眉頭蹙起。他轉(zhuǎn)過頭,冷冷地盯著謝喬:謝中尉有話不妨直說,何必拐彎抹角?孤如今不過是籠中之鳥,階下之囚,還能做什么?
話語中,充滿了自嘲與憤懣。
謝喬捕捉到他情緒的微妙變化,語氣轉(zhuǎn)為急切:大王,正因百姓困苦,喬才斗膽前來。梁園之中,藏有歷代先王積攢的無數(shù)奇珍異寶、金銀財帛。若能將這些財物取出,運往周邊州縣換取糧食,用以賑濟災(zāi)民,實乃解梁國燃眉之急的上策!
她緊盯著劉彌的反應(yīng),繼續(xù)說道:如此一來,既能讓嗷嗷待哺的百姓得以活命,免于凍餒之苦;二來,亦能彰顯大王的仁心,讓百姓感念大王的恩德,重拾對大王的敬仰。民心所向,方是立國之本啊!
梁園珍寶?劉彌的臉色驟然變得極其復(fù)雜,他猛地站起身,厲聲質(zhì)問,那些東西,不是早就被你被你和徐濟那奸賊
他想說奪走,但話到嘴邊,又咽了回去,其中況味,難以言喻。
謝喬立刻澄清,語氣無比真摯:大王明鑒!喬當(dāng)日入梁園,實是為了取信于徐濟,迫不得已而為之!園中珍寶,喬并未染指分毫,更不敢私自妄動!大王若是不信,可隨時派人查驗!喬所言句句屬實,若有半句虛言,甘受任何責(zé)罰!
她的態(tài)度坦蕩,言辭懇切,不似作偽。
那你軟禁孤于此地,意欲何為?劉彌質(zhì)問。
大王明鑒,徐濟雖死,其羽翼頗豐。喬若不禁足大王,大王必為相府爪牙所害。謝喬答。
劉彌將信將疑地打量著她,這倒確實有幾分道理。他曾在夜宴刺殺徐濟,
與其勢同水火,徐濟身死,他自然嫌疑最大。
只是梁園之事,一直是壓在他心頭的一塊巨石。那是他劉氏一族的根基與榮耀所在,是他面對列祖列宗的底氣。
如今聽謝喬說珍寶尚在,他心中稍安,但隨之而來的,是更深的糾結(jié)。
動用梁園的財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