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鶴歲踩著上班鈴沖進灰色小樓時,松本正頂著兩個黑眼圈在大廳轉圈,看到他就像看到救星,一把抓住他的胳膊:“可算等到你了!上面下了死命令,三天內必須給倉庫監(jiān)控設備搞出‘升級方案’,技術部那群家伙說‘難度太大’,你可得想想辦法!”
“監(jiān)控升級?”鄭鶴歲被他晃得頭暈,扶著墻站穩(wěn),“具體要升級啥功能???”
松本拽著他往倉庫跑,一邊跑一邊解釋:“就是讓監(jiān)控能‘自動干活’!有人靠近就自動錄像、標記重點區(qū)域,別等設備出問題了才發(fā)現漏拍,上次就因為監(jiān)控沒拍清楚,差點誤了大事!”
兩人沖進倉庫,鄭鶴歲看著布滿灰塵的監(jiān)控設備,心里有了底。他檢查了設備型號,發(fā)現是市面上常見的品牌,提供了開放的API接口。他松了口氣,笑著說:“小事一樁!給我三天時間,我研究一下它的API文檔,寫個腳本把各個攝像頭的智能功能調動起來,再做個集中管理的界面,保證讓監(jiān)控變得更聰明!”
“真的?”松本眼睛瞪得溜圓,“你可別吹牛,這設備連技術部都頭疼!”
“放心!”鄭鶴歲拍著胸脯,“我在國內自學過Python,給居酒屋監(jiān)控加裝過移動偵測功能,原理差不多,就是規(guī)模更大些!”
按照上面的規(guī)定,松本帶著鄭鶴歲來到一個特殊的工位:電腦無法連接外網,所有開發(fā)都必須在隔離環(huán)境中進行。鄭鶴歲需要什么資料,都得由松本先去申請?!斑@是規(guī)矩,畢竟涉及到安全系統。”松本解釋道,眼神有些閃爍。鄭鶴歲倒是很理解:“應該的,畢竟公司機密嘛?!?/p>
接下來三天,鄭鶴歲開啟“閉關模式”。白天在隔離環(huán)境下調試設備,晚上回去研究Python教程,連語言學校的課都請了假——畢竟這是“上面下的死命令”,搞好了說不定能再漲薪。
第一天,他把倉庫劃分為“高危區(qū)”“普通區(qū)”“通道區(qū)”,用馬克筆在地面畫出區(qū)域線,再根據每個監(jiān)控攝像頭的位置設定“優(yōu)先級”。松本路過倉庫,看到他蹲在地上畫畫,疑惑地問:“你這是在搞藝術創(chuàng)作呢?”
“這叫‘精準監(jiān)控規(guī)劃’!”鄭鶴歲頭也不抬,“先劃分區(qū)域,才能讓程序知道該重點盯哪,不然監(jiān)控亂拍一通,存的全是沒用的畫面!”
第二天,鄭鶴歲開始研究監(jiān)控設備的API文檔,編寫調用腳本。他巧妙地利用了設備自帶的基礎移動偵測功能,但通過腳本設定了更精確的觸發(fā)條件和區(qū)域規(guī)則。中途遇到“自動標記”功能卡殼,他申請了相關技術文檔,在松本的陪伴下查閱到深夜。當看到監(jiān)控畫面里“有人靠近高危區(qū)”時,系統自動彈出紅色框選并發(fā)出輕微警報聲,他激動得差點跳起來,而旁邊的松本也露出了驚喜的表情。
第三天,鄭鶴歲在松本的全程陪同下,給所有監(jiān)控設備部署新腳本,還做了個“操作指南”,用中日雙語標注各項功能。每個步驟完成后,松本都會仔細檢查,確認無誤后才繼續(xù)下一步。松本跟著指南操作了一遍,看著屏幕上自動整理好的“每日監(jiān)控總結”,驚得說不出話:“這……這比技術部搞的系統還好用!以后再也不用熬夜看監(jiān)控錄像了!”
升級完成當天,松本將鄭鶴歲寫的所有代碼和方案都打包上交審核。沒過多久,他就神秘兮兮地塞給鄭鶴歲一個信封:“這是上面批下來的項目獎金,說你這次干得漂亮,效率很高!以后這類技術活,還得多靠你??!”
鄭鶴歲打開信封,里面裝著3萬日元現金。他揣著錢,走路都飄了,心里盤算著:“只要獎金給的足,不會的我都給你學成精英!現在這筆錢讓我想想怎么花,先給電腦換個新鍵盤,再買本Python進階教程,剩下的錢還能給父母買點日本特產!”
晚上,鄭鶴歲請松本去居酒屋吃烤串。松本喝著啤酒,拍著鄭鶴歲的肩膀說:“小鄭啊,你真是塊寶藏!要不是你,這次升級任務肯定完不成,我都做好挨罵的準備了!”
鄭鶴歲啃著烤雞翅,笑著說:“主要是學校教的數控編程和自學的Python派上了用場,以后有技術活盡管找我,保證給你搞定!”他還興致勃勃地給松本講“下次可以給設備裝個故障預警系統,提前發(fā)現問題”,松本聽得連連點頭,語氣更加熱絡:“跟著我好好干!以后有的是這種大項目,做得好,前途無量啊!”
回到宿舍,鄭鶴歲把獎金分成三份,一份用來買學習資料,一份寄給父母,一份留作生活費。他打開電腦,看著自己寫的監(jiān)控升級程序筆記,忍不住感慨:“沒想到在國內學的技能,在日本這么吃香!”
他掏出手機,給遠在中國的前校友發(fā)消息:“你們還記得當年我熬夜學Python,被你們嘲笑卷王嗎?現在靠這技能賺了獎金,下次回國請你們吃火鍋!”想到室友們的夸獎鄭鶴歲開心的笑了起來,不過既是不在同一時空,我也還是卷王鄭,會讓人發(fā)出:”不愧是你!”的驚嘆!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!
鄭鶴歲放下手機,開始研究Python進階教程。他看著書里的“數據分析”章節(jié),突然想起倉庫里的監(jiān)控設備,心里冒出個念頭:“要是能學會更高級的數據分析,說不定能給監(jiān)控系統做個行為模式分析,比如總結出每天什么時間、哪些區(qū)域活動最頻繁,這樣以后安排巡邏或者維護設備就更方便了!”
他越想越興奮,抱著教程啃到半夜。夢里,他給組織的設備裝了各種實用功能,得到了上面的認可,松本和安室透都在為他高興。
自己的“技術天賦”已經引起了組織高層的注意;這場看似普通的“設備升級”,其實是組織對他“能力測試”的一部分。此刻的他,還沉浸在“技能變現”的喜悅中,完全沒意識到,自己已經成為了組織里“重點觀察”的對象。
第二天早上,鄭鶴歲頂著黑眼圈去語言學校上課。日語老師看到他,笑著說:“鄭同學,你最近是不是在忙什么大事?感覺整個人都在發(fā)光!”
鄭鶴歲摸了摸頭,不好意思地說:“就是兼職上搞了個設備升級,沒想到這么受重視。”他沒說具體是什么工作,畢竟“保密協議”擺在那。
同學們紛紛起哄,說要“沾沾學霸的光”,鄭鶴歲笑著答應,心里卻在想:“等文化節(jié)分享完宿舍改造,說不定還能搞個技術小課堂,教大家用Python做簡單的小程序!”
陽光透過教室窗戶灑進來,照在鄭鶴歲帶著笑意的臉上。他以為自己只是在用心經營“留學生+兼職者”的雙重生活,卻沒發(fā)現,自己早已被卷入一張名為“黑衣組織”的大網,而他的“技術天賦”,正在為這張網添上一道又一道“堅固”的絲線。
喜歡琴酒的零零后助理請大家收藏:()琴酒的零零后助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