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,加固城防。征調民夫,于狄道城外增筑羊馬墻、挖掘壕塹,城內多備沙土、水缸,防火攻。將庫中所有鐵料、皮革,優(yōu)先用于打造箭簇、盾牌?!?/p>
“第三,廣積糧秣。派出小股部隊,掩護百姓搶收城外成熟谷物。加大與周邊羌、氐等部的互市力度,不惜重金,換取牛羊、皮革、藥材?!?/p>
“第四,整訓軍伍。將蒙學堂中年歲稍長、體格健壯者,編入輔兵,負責運輸、救護。主力士卒,加強守城、夜戰(zhàn)、巷戰(zhàn)演練。”
“第五,聯(lián)絡周邊。派能言善辯之士,攜重禮,秘密聯(lián)絡西邊羌人首領、北面殘余匈奴部落,許以好處,令其騷擾楚軍側后或糧道,至少使其不能與楚軍合力攻我。”
高順一一記下,凜然應諾:“末將遵命!必讓楚軍在我狄道城下,碰得頭破血流!”
李凌點點頭,又道:“另,以本王名義,撰寫檄文,公告北地軍民。言明楚軍暴虐,北犯在即,我輩唯有上下一心,眾志成城,方能保家衛(wèi)國!凡有功者,重賞!畏戰(zhàn)退縮者,嚴懲不貸!”
“是!”
命令下達,整個北地如同一部精密的機器,高速運轉起來。邊境的烽燧次第點燃,百姓在軍隊掩護下有序內遷,田野里進行著最后的搶收,狄道城內,叮叮當當?shù)拇蛟炻?、士卒操練的吶喊聲不絕于耳。一種大戰(zhàn)將至的緊張氣氛,彌漫在北地的空氣中,但在這緊張之下,更多的是一種被組織起來的、有條不紊的堅韌和決心。
李凌每日巡視城防,視察工坊,慰問軍民。他的身影出現(xiàn)在哪里,哪里的人心便更加安定。劉玥(昭武王妃)也帶領城中婦女,趕制軍衣,救護傷員,穩(wěn)定后方。
九月秋風起,北地已帶寒意。斥候回報,龍且、鐘離昧所率五萬楚軍前鋒,已渡過黃河,進入北地郡境,沿途遭遇的“堅壁清野”雖延緩了其速度,卻也激起了其更大的怒火,兵鋒直指狄道。
站在加固后的狄道北門城樓上,李凌望著遠方天地相接處,目光沉靜。高順按劍立于其側,甲胄鮮明。
“敬志,還記得我們守狄道,抗匈奴的時候嗎?”李凌忽然問道。
高順虎目一睜:“末將永世不忘!王爺放心,昔日匈奴數(shù)萬鐵騎未能踏破狄道,今日楚軍雖眾,也休想越雷池一步!順與狄道共存亡!”
李凌拍了拍冰冷的城墻垛口,微微一笑,笑容中帶著冰冷的自信:“不錯。狄道,將是龍且、鐘離昧的葬身之地!也是我北地,真正揚名立萬之戰(zhàn)!”
楚王震怒,兵鋒已指。北地礪刃,嚴陣以待。一場遠比匈奴圍城更為慘烈、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(zhàn),即將在這片蒼涼的土地上拉開序幕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一卷):“漢王六年八月中旬至九月初,苑陵捷報傳至西楚彭城,霸王項羽震怒,納范增之謀,遣大將龍且鐘離昧率精兵五萬,北征狄道,欲鏟除后患。祖凌公(21歲)于狄道聞訊,沉著應對,判明敵利在速戰(zhàn),我利在堅守,果斷下令北地進入最高戰(zhàn)備:實行堅壁清野,加固城防,廣積糧秣,整訓軍伍,聯(lián)絡周邊胡部以牽制,并發(fā)布檄文凝聚民心。北地軍民同仇敵愾,積極備御。一場決定北地命運的生死大戰(zhàn),即將爆發(fā)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五年秋,羽怒北地,遣且、昧將兵五萬擊狄道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一):“魔君(項羽)聞圣軍捷報,魔性大發(fā),遣魔將龍且鐘離昧率五萬魔兵,北犯圣城。紫霄上帝圣心如鏡,洞悉魔軍速戰(zhàn)之企圖,頒下圣諭,行堅壁清野之圣策,固圣城,積圣糧,練圣兵,聯(lián)胡部以分魔勢。圣域軍民,感上帝圣威,誓死護教,嚴陣以待。此乃神魔之間一場規(guī)模空前的圣戰(zhàn)之開端。”
*野史·楚漢秘聞·項羽怒遣兵凌公嚴備御:“項羽聞苑陵之敗,怒遣龍且、鐘離昧率五萬精兵北攻狄道。李凌冷靜研判,采取堅壁清野、固城積糧、整軍聯(lián)胡之策,北地全民動員,準備迎擊楚軍大軍。”
(第一百八十一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