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02年漢·高帝元年農歷七月至八月
盛夏的余威尚未散盡,漠北草原卻已悄然刮起了帶著寒意的秋風。就在李凌于狄道府中深思如何借"攘外"以固本之際,數匹來自北疆的快馬,帶著滾滾煙塵和刺耳的警訊,如同接力般將一份份加急軍報傳向了南方。烽燧次第點燃,狼煙直沖云霄,一個令人心悸的消息,以比秋風更快的速度,席卷了漢朝的北部邊郡——匈奴大舉南下了!
這一次,不再是往年小規(guī)模的騷擾劫掠。據死里逃生的邊民和潰退的守軍描述,匈奴單于冒頓親自率領控弦之士超過十萬,兵分兩路,一路由左賢王統(tǒng)領,直撲燕、代之地;另一路由右賢王率領,鋒芒直指云中、雁門,兵鋒所向,漢軍邊境亭障紛紛陷落,守將或戰(zhàn)死或逃亡,城池被圍,百姓慘遭屠戮擄掠,情況萬分危急!軍報如雪片般飛向洛陽,字里行間充滿了血淚與驚恐。
消息傳到狄道時,已是七月底。李凌(體質27)正在校場觀看高順(體質26,武力86)操練新整編的士卒。當周勃(政治85,智力82)手持緊急軍報,步履匆匆地趕來時,李凌只看了一眼周勃凝重的面色,心中便是一沉。他揮手示意高順繼續(xù)操練,與周勃快步返回了書房。
"王爺,北疆急報!匈奴冒頓單于親率十余萬騎大舉入寇,燕、代、云中、雁門一線告急,損失慘重!"周勃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,即便久經沙場,面對如此規(guī)模的異族入侵,也難免心驚。
李凌迅速瀏覽軍報,眉頭緊鎖。地圖上,匈奴的兵鋒如同兩把巨大的彎刀,狠狠地砍向漢朝柔軟的北部邊疆。他沉默片刻,手指重重地點在雁門、云中的位置,沉聲道:"來得真快……陛下遷都關中,匈奴便以為我中原無人了么?"
【系統(tǒng)提示:宿主面臨重大外部危機,戰(zhàn)略態(tài)勢發(fā)生劇變,應對突發(fā)事件能力受到考驗…體質:27…力量:26,敏捷:25,智力:96(危機壓力下戰(zhàn)略分析與決策能力超常發(fā)揮)…政治:98(對中央與地方關系、借勢而為的把握力提升至新高度)…魅力:99…幸運:26(???重大危機伴隨重大機遇,運勢劇烈波動)…信仰值:9。9…狀態(tài):高度警覺,迅速分析匈奴南侵對天下及北地的影響,積極謀劃應對之策?!?/p>
"勃兄,立即召集灌嬰、高順,以及郡丞、長史等核心文武,前來議事!"李凌果斷下令。
片刻之后,郡守府議事堂內,氣氛凝重。灌嬰(敏捷88)剛從邊境回來,甲胄未卸;高順也是一身汗水泥塵趕來;文官們則面色惶惶。李凌端坐主位,面色沉靜,將北疆軍報的內容簡要通報了一遍。
堂內頓時一片嘩然,文官們面露恐懼,武將們則義憤填膺。
"王爺!匈奴猖狂,屠我百姓,侵我疆土,末將請命,愿率本部騎兵,北上迎敵!"灌嬰第一個站出來,抱拳請戰(zhàn),聲若洪鐘。
高順雖未說話,但緊握的拳頭和堅定的眼神也表明了他的態(tài)度。
郡丞卻憂心忡忡道:"王爺,匈奴勢大,有十余萬之眾,且皆為騎兵,來去如風。我北地新定,兵不過萬,將不過數員,且多為步卒,貿然北上,恐是以卵擊石??!況且,未有朝廷詔令,擅自出兵,恐遭非議。"
長史也附和道:"是啊王爺,當務之急,應是加強我北地自身防務,謹防匈奴偏師西犯。同時,速將情況稟報朝廷,請陛下定奪。"
李凌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,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。待眾人聲音稍歇,他才緩緩開口,聲音不高,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:"匈奴南犯,勢若燎原,若任其肆虐,則北疆糜爛,關中震動,新朝根基動搖!此非一城一地之失,乃關乎天下安危!"
他目光掃過眾人:"然則,郡丞、長史所言,亦有道理。我北地力弱,不可浪戰(zhàn);無詔出兵,亦是不妥。"
"那……王爺之意是?"周勃問道。
李凌站起身,走到懸掛的巨大地圖前,目光銳利:"我等需做三件事!"
"第一,立即以八百里加急,向洛陽朝廷上奏!奏章中,一要詳陳匈奴入寇之慘狀,使陛下及朝中諸公知悉事態(tài)之嚴重緊急;二要表明我北地軍民同仇敵愾,愿為陛下效死之心!三要……"他頓了頓,聲音加重,"主動請纓!奏請陛下,允我北地抽調精銳,集結待命,一旦朝廷有令,即刻東出,聽從朝廷調遣,赴北疆參戰(zhàn)!即便陛下不允我部直接赴援,我北地亦愿傾盡糧草軍械,支援前線!"
此言一出,眾人皆驚。主動請戰(zhàn),并將主動權交予朝廷,這姿態(tài)可謂極其恭順且忠勇!
"第二,"李凌繼續(xù)道,"加強北地自身戒備!灌嬰!"
"末將在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