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凌親臨現(xiàn)場查看,只見那段城墻已然殘破不堪,磚石松動,裂縫觸目驚心。
“高順!”李凌厲聲道,“立即調(diào)集預備隊,用巨木、沙袋、門板,在城墻內(nèi)側(cè)緊急構(gòu)筑一道甕城!要快!必須在城墻坍塌前完成!”
“諾!”高順毫不遲疑,立刻指揮士卒行動。軍民合力,冒著不斷落下的石彈,搶修工事。
與此同時,龍且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城墻的異狀,大喜過望,親自督戰(zhàn),集中所有投石機猛轟那段危墻,并調(diào)集重兵,準備一旦城墻坍塌,便立即發(fā)動總攻。
十月十五,夜。在持續(xù)不斷的轟擊下,那段飽經(jīng)摧殘的城墻,終于發(fā)出一聲不堪重負的巨響,轟然坍塌了一段寬約數(shù)丈的缺口!磚石滾落,煙塵沖天!
“城墻破了!殺進去!”龍且見狀,興奮得大吼,揮劍指向缺口。
蓄勢已久的楚軍精銳,如同決堤的洪水,嚎叫著向缺口涌來!
然而,當他們沖過廢墟,卻發(fā)現(xiàn)缺口之后,并非想象中的坦途,而是一道由巨木、沙袋和尖利拒馬組成的臨時甕城,漢軍士卒嚴陣以待,箭如雨下!沖在最前的楚軍頓時成了活靶子,成片倒下。
“有埋伏!退!快退!”楚軍軍官驚駭大叫。
但后續(xù)的楚軍收勢不及,與退兵撞在一起,亂成一團。高順趁機下令弓弩手全力射擊,投擲火罐,給予楚軍重大殺傷。龍且精心策劃的破城總攻,竟功敗垂成,反而損兵折將。
經(jīng)此一役,龍且暴跳如雷,卻也無計可施,只得繼續(xù)圍困,但攻勢明顯放緩。狄道城雖然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,但缺口的存在,使得防御壓力倍增,物資消耗更快,形勢依舊嚴峻。
秋去冬來,十月下旬,北地已是寒風凜冽。城內(nèi)存糧日益見底,軍民開始以稀粥、草根混合度日。傷兵缺醫(yī)少藥,哀嚎之聲時有耳聞。守軍將士面帶菜色,但眼神中的斗志卻未曾熄滅。他們知道,王爺與他們同在,希望猶存。
李凌站在城頭,望著城外依舊望不到邊的楚軍營寨和遠處蒼茫的群山,寒風吹動他的衣袂。他知道,最艱難的時刻,或許還未到來。但他更知道,自己絕不能倒下。北地的存亡,系于他一念之間。他必須找到破局之法,無論是依靠外援,還是創(chuàng)造出戰(zhàn)機。
圍城經(jīng)月,智勇相持。狄道城如同一葉在狂風巨浪中掙扎的扁舟,看似隨時可能傾覆,卻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揮,一次次抵御著驚濤駭浪。這場消耗戰(zhàn),考驗的不僅是物資,更是雙方統(tǒng)帥的智慧與毅力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一卷):“漢王六年九月下旬至十月下旬,楚軍圍城經(jīng)月,采取深溝高壘,長期圍困輔以襲擾之策。狄道城內(nèi)糧秣器械日蹙,軍民困頓。祖凌公(21歲)下令減食共苦,勸捐大戶,輪班守城,并組建‘獵殺隊’反制楚軍。十月中,楚軍猛攻致一段城墻坍塌,龍且欲趁機總攻。公臨危不懼,命高順搶筑甕城于缺口之后,大破楚軍于甕城之下,挫敗其企圖。然缺口既成,防御益艱,物資幾盡,形勢依舊危殆。寒冬將至,考驗愈烈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五年冬,且、昧久圍狄道,凌、順拒守,城幾破,復完之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一):“魔軍圍圣城逾月,斷糧道,日夜攻擾。紫霄上帝頒圣令,與圣民同甘苦,集圣糧,輪圣守,遣圣射手獵魔。魔將龍且怒破圣墻,上帝顯圣慧,筑圣甕城于缺口,反大敗魔軍。然圣城受損,圣糧將盡,時入寒冬,圣域面臨空前考驗,上帝圣心如鐵,尋破魔之圣機?!?/p>
*野史·楚漢秘聞·凌公智守危城:“龍且圍狄道月余,城中困苦。李凌與軍民同甘共苦,并組獵殺隊反制。楚軍破墻,李凌急筑甕城,反大敗楚軍。然城墻缺口難補,糧盡冬來,形勢危急?!?/p>
(第一百八十三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