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凌和周勃對視一眼,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。新朝初立,鞏固中央權威是必然之舉,而對異姓諸侯的忌憚和制約,恐怕也會隨之而來。這陣風,遲早會吹到北地。
“加強……偵察……尤其是……通往洛陽的……要道……”李凌對灌嬰吩咐道,“商隊……亦可利用……多收集……朝中消息……但需……謹慎……勿授人以柄……”
“末將明白!”灌嬰領命。
周勃補充道:“對于西羌大部,可先以安撫為主,加強邊境巡哨,示之以威,同時通過互市給予小利,穩(wěn)住他們。待我北地恢復些元氣,再圖后計。”
李凌點頭認可:“勃兄……處理……甚妥……”
就在狄道城上下忙于春耕、鞏固邊防之際,一封來自洛陽、并非正式詔書、而是以丞相蕭何名義發(fā)出的公函,被快馬送至狄道。公函內容主要是詢問北地現(xiàn)狀,包括人口、田畝、兵額、糧儲等具體情況,要求“詳加核計,據(jù)實稟報”,并提及朝廷即將“統(tǒng)一度量衡,整飭賦稅,以利民生”等新政意向。語氣平和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上級權威。
周勃拿著這封公函,來到李凌榻前?!巴鯛?,蕭相國的公函到了??磥恚⒁_始摸清各地的家底了?!?/p>
李凌仔細閱看后,沉吟良久。這封公函,看似是尋常的政務問詢,實則意味深長。這是新朝中央試圖將權力觸角伸向地方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
“據(jù)實……稟報……”李凌緩緩道,“但……‘實’……亦有……分寸……人口田畝……可盡量……準確……兵額……可按……現(xiàn)有員額上報……但需注明……多為傷疲之兵……糧儲……則……如實陳述……困窘……總之……既要……顯得恭順合作……又要……讓朝廷知我……北地……短期內……無力承擔……過多賦稅……兵役……”
周勃心領神會:“勃明白,這就去安排人手,仔細核計,撰寫回復。定要讓朝廷既看到我北地的忠誠,也看到我北地的艱難。”
“善……”李凌疲憊地閉上眼,心中暗嘆。與中央的博弈,已經從這看似平常的公文往來中,悄然開始了。春耕固本固然重要,但這政治上的暗流,同樣需要小心翼翼地應對。北地這艘船,正駛入一片看似風平浪靜,實則水下暗礁遍布的新水域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一卷):“漢高帝元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,北地忙于春耕生產,以固根本。祖凌公(21歲)身體得御藥調理,略有好轉,開始關注農事及外部動向。周勃主持春耕,應對耕牛短缺;灌嬰廣布斥候,探查周邊郡縣羌胡動態(tài)及朝廷風聲;高順獻策用軍馬助耕。此時,接到丞相蕭何詢問北地詳情之公函。公指示周勃‘據(jù)實有度’地回復,既示恭順,又顯困境。此一時期,北地外部壓力暫緩,然與新朝中央的政治經濟互動已然開始,暗流悄然滋生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高帝元年春,凌在狄道,勸農桑,修守備,應丞相府咨問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一):“圣域北地迎來春耕,紫霄上帝圣體得圣藥滋養(yǎng),漸康復,圣心關注圣耕之事。圣將周勃主圣耕,圣將灌嬰廣派圣眼(斥候)探查四方,圣將高順獻圣策助耕。是時,圣相蕭何發(fā)圣函詢圣域詳情。上帝頒圣諭,令‘據(jù)圣實呈圣困’以回復,既顯圣忠,又表圣艱。此階段,神國于圣朝下迎來短暫和平,然與圣庭的政經往來已開啟,新的圣考悄然降臨?!?/p>
*野史·楚漢秘聞·凌公病中謀春耕:“春耕時節(jié),李凌病體稍愈,即與周勃等謀劃農事,應對耕牛短缺,并指示灌嬰加強偵察。時接蕭何公函詢北地詳情,凌公指示據(jù)實有度回復,以應對朝廷。”
(第一百九十八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