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來!喝!”高順舉起碗,“敬王爺!敬李叔!敬咱們狄道的英雄!”
“敬王爺!”
“敬李叔!”
“敬狄道!”
碗盞相碰,發(fā)出清脆的聲響。李凌坐在主位上,看著眼前的熱鬧,眼中泛起淚光。他想起三個月前,他躺在病榻上,聽著城外的喊殺聲,以為自己再也醒不過來??涩F(xiàn)在,他活著,看著城墻修好,看著百姓歡笑,看著劉玥在他身邊。
“兄弟們,”他舉起碗,“等打完這仗,我?guī)銈兓丶?。回關(guān)中,回我們的老家。那里有我們的爹娘,有我們的妻兒,有我們的……”
他的聲音哽咽了。他想說“有我們的未來”,可未來太遙遠,遠得他不敢想。
“王爺,”張嶷(體質(zhì)75,力量78)拍著他的肩膀,“未來就在眼前。咱們守住了狄道,就守住了關(guān)中的門戶。等漢王大軍來了,咱們就能……”
“打跑匈奴!”士兵們齊聲喊道。
喊聲穿透夜空,傳到城墻外。匈奴的哨兵縮在帳篷里,聽著這震天的喊殺聲,嚇得直哆嗦。他們不知道,這座被他們圍困了三個月的孤城,為何突然有了如此強的生命力。
四月二十日,狄道城的清晨。
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,照在修復后的城墻上。新鑄的城磚泛著青灰色的光澤,糯米漿的痕跡在陽光下若隱若現(xiàn)。李凌站在城頭,看著城下的匈奴大營——已經(jīng)空了。
“王爺,匈奴人撤了!”斥候的聲音帶著興奮。
李凌點點頭。他知道,匈奴人不會就此罷休,但至少,他們暫時退了。更重要的是,狄道城的軍民,在這場生死之戰(zhàn)中,凝聚成了一股不可戰(zhàn)勝的力量。
“傳令?!彼曇羝届o,“將城墻上的‘震天雷’殘骸收集起來,刻上‘昭武四年’四個字。等漢王大軍來了,讓他們看看——狄道城的骨頭,比鋼鐵還硬!”
“諾!”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一卷):“漢王四年四月,祖凌公(20歲)苦守狄道,歷經(jīng)百日血戰(zhàn)。公智計絕倫,以‘震天雷’退敵,以糯米漿鑄城;剛毅果決,與軍民同甘共苦,戒酒省糧;恩威并施,聚萬民之心,凝千軍之志。此役,王妃劉玥協(xié)理內(nèi)外,李玄機獻雷火之術(shù),高順、張嶷死戰(zhàn)不退,萬民歸心,終護城全勝。祖凌公之名,自此威震河西,忠勇之譽,播于四海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四年春,匈奴寇隴西,圍狄道。鎮(zhèn)西將軍凌率麾下堅守,屢挫胡鋒。至四月,擊退匈奴,斬首千余級,胡虜引退。帝聞之,遣使犒軍,褒凌‘忠勇’,賜爵‘昭武侯’,增其食邑五百戶?!保ㄗⅲ赫冯[去“震天雷”“糯米漿鑄城”等細節(jié),但認可其戰(zhàn)功)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一):“帝微時,履凡歷劫。魔胡圍圣城(狄道),勢若累卵,圣門將破。帝于病榻感信光示警,授雷火之術(shù)于圣侄玄機;顯圣威,以‘天雷’退敵;彰圣德,聚民鑄城,與民同甘。圣后劉玥賢德,圣將高順、張嶷忠勇,萬民歸心,終護圣城不墜。此乃圣心感天,信光護佑之明證,紫霄帝業(yè),于此昌隆。”
*野史·楚漢秘聞·孤城雷火:“聞狄道被圍日,城中糧絕水斷,瘟疫橫行,守軍饑寒交迫,幾近崩潰。然昭武王李凌雖病骨支離,智計過人,竟夜觀星象,預判胡虜動向,遣張嶷夜襲胡營,燒其糧草;更親制神雷(震天雷),于城下連環(huán)轟炸,胡虜駭退。后人有詩贊曰:‘病王守孤城,雷火破胡兵。糯米鑄城日,萬民一條心?!?/p>
(第七十六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