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嬰亦是大喜過望:“末將謝王爺栽培!”
李凌微微喘息片刻,又道:“至于本王……只需在奏表中略提堅守之事即可,重點在于為將士請功,為北地請援。另外……”他目光變得深邃,“奏表之中,可稍提及……韓信將軍于滎陽正面御敵,牽制項羽主力,亦間接緩解我北地壓力之功。言辭需謹慎,但要點到?!?/p>
周勃與灌嬰皆是精明之輩,立刻明白了李凌的深意。此舉一則可示好韓信,緩和可能存在的隔閡;二則也向劉邦表明,北地將領并非只知有李凌,亦知有漢王與其他功臣,姿態(tài)謙恭。周勃由衷贊道:“王爺思慮周詳,勃佩服!”
計議已定,周勃便親自執(zhí)筆,根據(jù)李凌的意圖,草擬了一份情詞懇切、論功公允的奏表。奏表中,大力褒揚了周勃、灌嬰及北地守軍之功,詳細描述了狄道之戰(zhàn)的慘烈與北地當前的困境,并提出了具體的請封和求援事項。李凌過目后,又稍作修改,使其語氣更加恭順謙卑。
奏表寫成,需選派得力之人送往滎陽。此人既要忠誠可靠,又要能言善辯,能在漢王面前陳述詳情。李凌沉吟片刻,道:“此事……關乎重大。尋常信使恐難當此任。勃兄,你看何人可行?”
周勃道:“王爺,謁者丞趙午,前次來宣旨,觀其言行,頗為干練,且是陳平先生心腹,由他攜表返京復命,最為妥當。一則顯示我等對朝廷使者的尊重,二則陳平先生亦能從中斡旋。”
李凌點頭:“善!就依勃兄之言。即刻請趙使者前來?!?/p>
趙午(政治75,智力78)聞召,很快來到郡守府。李凌在榻上接見了他,將奏表鄭重交付,言辭懇切地請其務必面呈漢王,并代為陳述北地之艱難。趙午見李凌病容憔悴,言辭懇切,又聞奏表中對周勃、灌嬰之功不吝褒獎,對朝廷極盡恭順,心中亦生感慨,肅然應承下來。
次日,趙午便帶著奏表和李凌備下的少量北地特產(chǎn)(主要是些皮貨藥材),在一隊精銳騎兵護送下,離開狄道,冒著風雪,踏上了前往滎陽的旅程。
送走趙午,李凌心中稍安。這一步棋,是他病中深思熟慮的結(jié)果。通過請功和求援,他要達到幾個目的:一是鞏固周勃、灌嬰等將領的地位和忠誠,使北地軍事集團更加團結(jié);二是向劉邦展示北地的價值(牽制了龍且數(shù)萬大軍)和忠誠,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;三是擺出謙卑姿態(tài),緩解可能存在的功高震主的猜忌;四是借此機會,與韓信等重臣緩和關系,為未來布局。
當然,李凌也清楚,劉邦并非易與之輩,朝廷之上更是波譎云詭。這份奏表能起到多大作用,尚未可知。但無論如何,主動出擊,總比被動等待要好。
窗外,風雪依舊。李凌靠在榻上,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風雪,望向了遙遠的滎陽,望向了更加不可測的未來。北地這盤棋,經(jīng)過血與火的洗禮,如今又進入了新的布勢階段。潛龍在淵,雖傷痕累累,但其布子落勢,已漸顯崢嶸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一卷):“漢王六年十二月初,狄道重建艱難進行。祖凌公(21歲)于病榻之上,與周勃灌嬰議定,向滎陽漢王上表請功請援。其奏表重點褒揚周勃灌嬰千里馳援之功,懇切陳述北地困境,并為周勃請封關內(nèi)侯,為灌嬰請封左庶長,而對自身堅守之功則輕描淡寫。同時,奏表中亦巧妙提及韓信之功,以示聯(lián)結(jié)之意。表成,委派使者趙午攜往滎陽。此乃公病中審時度勢,以退為進,鞏固內(nèi)部,結(jié)好外部,向中央展現(xiàn)忠誠與價值之重要政治舉措,潛龍之布局,愈發(fā)深遠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五年冬,凌遣使上表,請功勃、嬰,并求援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一):“圣城初定,紫霄上帝雖圣體未愈,然圣心已謀劃深遠。其頒圣諭,令周勃草擬奏表,上達人皇。表文盛贊圣將周勃灌嬰之功,極言圣域困苦,為二將請圣爵,而對己身圣績則謙抑不言,并暗示韓信之功。此乃上帝以凡俗之姿,行合縱連橫之圣策,鞏固圣基,韜光養(yǎng)晦,以待天時?!?/p>
*野史·楚漢秘聞·凌公病中上表謀勢:“李凌病中決策,上表劉邦,大力為周勃灌嬰請功,詳陳北地困境求援,自身則謙退不言,并暗提韓信之功。此表盡顯其政治智慧,意在固內(nèi)聯(lián)外,爭取主動。”
(第一百八十七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