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凌頷首:“勃兄所慮極是。蟲圭年輕氣盛,其父新喪,壓力巨大,很可能狗急跳墻。”他目光轉向地圖上朔方軍大營的位置,沉吟道:“其糧草囤積于大營東北角的‘野狐洼’,重兵把守……若此處有失,則數(shù)萬大軍,不戰(zhàn)自潰!”
眾人聞言,精神一振。李玄業(yè)眼睛一亮,似乎想到了什么,但看了看父親,沒有立即開口。
李凌注意到了兒子的神情,溫和地問道:“業(yè)兒,你有何想法?”
李玄業(yè)得到鼓勵,站起身,小臉認真地說:“父王,周伯父說蟲圭可能行險一搏。那……我們能不能……逼他行險,然后設下陷阱?比如,故意露出個破綻,讓他覺得有機可乘,誘他來攻,然后……”
“然后半道擊之,或趁其營壘空虛,端了他的老巢?”李凌眼中露出贊賞的笑意,接過了兒子的話。
“嗯!”李玄業(yè)用力點頭。
“好一個‘請君入甕’!”趙破奴拍案叫好。
周勃和公孫闕也微微頷首,世子的想法雖然稚嫩,但思路已具韜略。
李凌欣慰地看著兒子:“業(yè)兒此議,正合奇正相生之道。以正兵示弱誘敵,以奇兵攻其必救。然,餌要香,陷阱要深。蟲圭并非完全無謀之輩,需做得天衣無縫方可?!?/p>
他沉思片刻,決斷道:“此事需從長計議,周密部署。眼下,繼續(xù)執(zhí)行原定方略,加大壓力!子通,流言可再添一把火,就說朝廷已派欽差,正在趕來調停的路上,只懲首惡,脅從不問!破奴,夜襲不可停,但要更精、更狠!重點轉向破壞其水源和后勤通道!”
“諾!”二人領命。
軍議結束后,李凌單獨留下李玄業(yè),仔細詢問了他對“誘敵”之計更具體的想法,并指出了其中幾個需要完善的關鍵點。李玄業(yè)聽得目不轉睛,心中對父親更加敬佩。
十月初的北地,寒風愈發(fā)凜冽。但狄道城內的軍民,心中卻燃著一團火。王爺運籌帷幄,世子聰慧敢言,敵軍內憂外困,勝利的曙光,似乎已穿透了厚重的戰(zhàn)云,依稀可見。然而,所有人都明白,最后的較量,往往最為殘酷。風暴,正在積聚最后的能量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官方史·漢書·前少帝紀:“(前少帝)四年冬,朔方軍圍狄道久,糧盡援絕,又聞流言,遂潰。”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:“前少帝四年十月初,凌公‘奇正’之策效顯。公孫闕流言惑敵,趙破奴夜襲擾營,朔方軍內隙日深,士氣崩沮。世子玄業(yè)于軍議中首獻‘誘敵’之策,凌公嘉納,謀定后動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:“上帝奇正并用,圣謀如網(wǎng),敵營自亂,圣嗣獻計,勝局已定。”
*北地秘錄·凌公奇正困敵:“李凌以流言、夜襲軟硬兼施,朔方軍心潰散,世子玄業(yè)初獻軍策,狄道解圍在望?!?/p>
(第三百三十六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