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03年漢·漢王五年西楚·霸王五年農歷臘月二十九
臘月二十九,歲末的狄道城,依舊籠罩在酷寒與沉寂之中。然而,這一日的清晨,一種不同于往日的肅穆與隱隱的期盼,在凜冽的空氣中彌漫開來。城頭值守的士卒,盡管凍得面色青紫,呵氣成霜,卻都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南方那條被冰雪覆蓋的官道。昨日斥候已報,朝廷天使的隊伍,已至二十里外,今日午前必到。
郡守府內,氣氛凝重。李凌(體質24)在劉玥(昭武王妃)和侍從的悉心照料下,早已起身。他依舊虛弱不堪,連簡單的穿衣動作都需要人攙扶,厚重的王服穿在他消瘦的身上,顯得空蕩蕩的。他的臉色蒼白如紙,唯有那雙深邃的眼眸,在刻意保持的平靜下,閃爍著不易察覺的銳利光芒。他深知,今日之事,絕非簡單的接旨受封,更是一場關乎北地未來地位和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政治儀式。
周勃(政治85,智力82)全身披掛,甲胄擦拭得锃亮,雖略顯陳舊,卻更添幾分百戰(zhàn)余生的威嚴。他早早便來到府中,向李凌最后稟報迎接事宜的安排。
“王爺,一切已準備就緒。儀仗已簡,然不失莊重。灌嬰將軍率騎兵于城外十里列隊迎候,高順將軍于城門處安排儀衛(wèi),末將隨王爺于府前迎旨。城內主要街道已簡單清掃,軍民皆被告知需保持肅靜,展現我北地雖困苦,然禮數不缺,軍紀猶存?!敝懿曇舫练€(wěn),條理清晰。
李凌微微頷首,聲音微弱卻清晰:“有勞勃兄……一切依計而行……示之以誠,示之以弱,示之以忠?!?/p>
“末將明白!”
辰時末,南方官道上,終于出現了旌旗的影子。一支約三百人的隊伍,護衛(wèi)著數輛馬車,在皚皚白雪中緩緩行來。為首一人,身著使者官服,手持節(jié)杖,正是劉邦身邊的近臣,謁者丞陳平的心腹,趙午(政治75,智力78)。他望著遠處那座在冰雪中顯得格外殘破孤寂的城池,眉頭微蹙,心中亦是感慨萬千。
灌嬰(敏捷88)率領千名精銳騎兵,盔甲鮮明,隊列嚴整,早已在預定地點等候。見使者隊伍抵達,灌嬰策馬向前,于馬上抱拳,聲若洪鐘:“末將灌嬰,奉昭武王令,在此迎候天使!天使一路辛苦!”
趙午還禮,目光掃過灌嬰身后軍容整肅的騎兵,心中暗贊,面上卻帶著和煦的笑容:“灌將軍辛苦了。將軍千里馳援,破敵解圍,功勛卓著,大王聞之,甚為欣慰?!?/p>
雙方簡單寒暄后,合為一處,向狄道城行去。
越是靠近狄道,趙午心中的震動越大。城墻之上,破損的痕跡觸目驚心,修補之處亦是簡陋,守城士卒雖竭力站得筆直,但面容上的菜色和疲憊卻難以掩飾。城門處,高順(體質25,武力85恢復中)拄著拐杖,親自率領一隊儀仗兵肅立迎接,他臉色蒼白,甲胄下隱約可見包扎的痕跡,顯然傷勢未愈。城內街道,雖有清掃,但兩側房屋殘破,百姓衣衫襤褸,面黃肌瘦,見到使者隊伍,紛紛跪伏于地,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……一絲微弱的期盼。整個城市,都透著一股劫后余生、艱難求存的沉重氣息。
郡守府前,簡單的儀仗已經擺開。周勃肅立于階下左側,身后是北地主要文武官員。府門正前方,設一香案。
當趙午的馬車抵達府門前時,周勃上前一步,躬身施禮:“北地都尉周勃,恭迎天使!”
趙午下車,手持節(jié)杖,目光掃過眾人,最后落在郡守府大門內。只見數名侍從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一人,緩緩步出府門。那人身著王服,身形消瘦,面色蒼白如雪,步履虛浮,正是昭武王李凌。他每走一步,似乎都極為吃力,需要旁人用力攙扶,來到香案前,已是微微氣喘。
李凌掙脫侍從的攙扶,勉力站直身體,對著趙午及節(jié)杖,深深一揖,聲音雖弱,卻清晰可聞:“臣……李凌……恭迎天使……甲胄在身,病體沉疴,不能全禮……望天使恕罪……”
這一幕,讓趙午心中大震。他早已聽聞李凌重傷,卻未料到竟虛弱至此!眼見這位年輕的王爺,在如此狀態(tài)下,仍堅持親自出迎,禮數周全,言辭謙卑,不由得心生幾分同情與敬意。他連忙上前虛扶:“王爺萬萬不可!王爺為國操勞,以致重傷在身,能親迎王命,已是忠貞可嘉!快請免禮!”
【系統提示:宿主于極度虛弱狀態(tài)下完成重要政治儀式,意志力與表演性領導力凸顯…體質:24(瀕臨極限,強撐完成儀式)…政治:90(在虛弱中精準把握政治姿態(tài),效果顯著)…魅力:97(病弱形象激發(fā)使者同情與敬意,領袖悲情魅力達高峰)…幸運:24(???儀式關鍵節(jié)點運勢平穩(wěn))…信仰值:9。9…狀態(tài):強撐病體完成受封儀式,政治意圖初步達成,身體負荷極大?!?/p>
迎入府中,在簡單布置的正堂,趙午并未過多寒暄,深知李凌身體支撐不易,即刻宣布宣旨。香案早已備好,李凌在周勃、劉玥一左一右攙扶下,跪接王命。北地文武皆跪于堂下。
趙午展開明黃詔書,朗聲宣讀。詔書前半部分,大力褒揚了北地將士在狄道守衛(wèi)戰(zhàn)及周勃、灌嬰苑陵破敵、千里馳援中的忠勇與功績,言辭懇切,贊譽有加。隨后,宣布封賞:
“擢北地都尉周勃,為關內侯,賜金千斤,帛千匹!”
“擢左庶長灌嬰,為左更,賜金五百斤,帛五百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