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02年漢·高帝元年農(nóng)歷四月下旬至五月
谷雨已過,立夏將至。北地的春天短暫而珍貴,渭水河谷兩岸,原本被戰(zhàn)火蹂躪得一片焦黑的土地,在軍民一心的努力下,終于披上了一層稀疏卻充滿生機的綠意。春麥和粟黍的幼苗頑強地鉆出泥土,在春風中輕輕搖曳。狄道城外,新墾的田畝阡陌縱橫,盡管耕牛依舊稀缺,大多依靠人力拉犁,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面黃肌瘦卻埋頭苦干的百姓和士卒,但那份對收獲的期盼,已然驅散了部分籠罩在城頭已久的死寂。城垣的修復工作也在同步進行,那段巨大的缺口被夯土和木石層層加固,雖遠未恢復舊觀,卻也不再是觸目驚心的傷口。
郡守府內,庭院中的幾株老樹也已吐露新芽。李凌(體質25)的身體,在御用藥材的持續(xù)調理和劉玥(昭武王妃)、淳于意(智力80)的精心照料下,終于迎來了較為明顯的轉機。他不再終日臥榻,每日已能在侍從攙扶下,于庭院中緩步行走一刻鐘,雖然仍需倚杖,且走不了多久便會氣喘吁吁,但相比之前的風中殘燭之態(tài),已是天壤之別。臉色雖仍蒼白,卻隱隱透出血色,咳嗽也大為減輕,只是說話時中氣依舊不足。他開始嘗試處理一些不那么耗費心神的簡單政務,每日花上一兩個時辰,聽取周勃(政治85,智力82)的稟報,并對一些日常事務做出批示。這種逐漸恢復對權力的掌控感,以及身體的好轉,讓他沉郁已久的心情也開朗了些許。
【系統(tǒng)提示:宿主身體得到持續(xù)有效調理,進入穩(wěn)定恢復期,生理機能顯著改善…體質:25(脫離瀕危,進入緩慢而穩(wěn)定的恢復通道)…力量:24,敏捷:23,智力:93(精力提升,可進行更復雜的政務處理與戰(zhàn)略思考)…政治:95(開始直接處理政務,對新朝地方與中央關系的實踐認知加深)…魅力:98…幸運:25…信仰值:9。9…狀態(tài):身體持續(xù)向好,逐步恢復部分理政能力,更加積極地關注和應對北地內外局勢變化?!?/p>
這一日,天氣晴好,李凌在庭院中慢行后,于樹蔭下的石凳上稍坐歇息,周勃前來稟報近期要務。
“王爺,春耕已近尾聲,大部分田畝都已搶種下去,只要后續(xù)風調雨順,秋后當有所獲。只是地力貧瘠,又經(jīng)戰(zhàn)亂,收成恐怕有限,難以完全自給?!敝懿紫葏R報了最關切的農(nóng)事。
李凌微微頷首:“能種下……便是希望……后續(xù)……灌溉、除草……亦不可松懈……可嘗試……堆肥養(yǎng)地……以待來年……”
“屬下明白?!敝懿^續(xù)道,“灌嬰將軍近日回報,周邊郡縣基本平靜,殘余盜匪在我軍巡哨震懾下,不敢大規(guī)?;顒?。西羌大部族依舊觀望,但小規(guī)模摩擦時有發(fā)生。另外……”他頓了頓,聲音壓低了些,“灌嬰將軍通過商隊得到消息,陛下……似乎即將離開洛陽,巡幸關中?!?/p>
李凌正準備端茶的手微微一頓,抬起眼看向周勃:“巡幸關中?”
“是。”周勃肯定道,“消息稱,陛下欲還都關中,定鼎長安。此次西行,名為巡幸,實為考察舊秦宮室基址,安撫關中父老,并……震懾四方。預計圣駕將在月內啟程?!?/p>
李凌沉默片刻,手指輕輕摩挲著溫熱的茶杯。劉邦還都關中,這是意料中事,關中山河險固,沃野千里,確是建都的理想之地。但皇帝西巡,對于地處隴西、堪稱關中西大門的北地而言,意義非同尋常。這既是近距離展示忠誠的機會,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變數(shù)。
“陛下西巡……我等……身為臣子……理應……有所表示……”李凌緩緩道,“勃兄……以為……該如何應對?”
周勃顯然早已思慮過此事,答道:“王爺,陛下西巡,首要之事是安定關中。我北地當前要務,仍是‘示弱表忠,安分恢復’。屬下以為,可做三手準備:其一,立即準備一份賀表與貢品,待陛下駕臨關中后,即派使者前往朝見,表達北地軍民對陛下的擁戴之情,并再次陳述我地艱難,懇請陛下?lián)嵝?。其二,令灌嬰將軍加強邊境巡哨,尤其是與關中接壤地帶,務必確保陛下西巡期間,我北地境內及周邊絕無任何騷亂,以顯我鎮(zhèn)守之功。其三,我等內部,需更加謹言慎行,所有軍政舉措,皆需符合朝廷法度,不給任何人以口實?!?/p>
李凌聽罷,沉思良久,點了點頭:“勃兄……思慮周詳……便依此計……賀表……要情真意切……貢品……不必過分奢華……量力而行……關鍵……是……心意……與……態(tài)度……”
“諾!屬下這就去安排。”周勃領命,又道,“還有一事,丞相府又來公文,催問賦稅戶籍冊籍的編訂進度,語氣較上次更為急切?!?/p>
李凌眉頭微蹙,這已是近月來第二封催辦函了。蕭何治國,首重律令與財政,清理天下戶口、厘定賦稅,是鞏固新朝根基的必然之舉。但對于北地這樣剛剛經(jīng)歷浩劫、百廢待興的地區(qū)而言,過早過急地推行,無疑會增加負擔。
“回復丞相府……”李凌沉吟道,“就說……北地新定,戶籍散佚,田畝荒蕪,核計需時……但我等……必當……盡力而為……盡快……呈報……同時……再次……強調……北地現(xiàn)狀……望朝廷……體恤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