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96年漢高后二年農(nóng)歷四月至五月
春深日暖,北地郡的田野徹底披上了綠裝。粟苗、黍苗在農(nóng)人精心的耘耘下茁壯成長,預示著若天公作美,秋后或將有一個難得的豐收。持續(xù)數(shù)月的春耕忙碌告一段落,百姓們終于得以稍事喘息,狄道城內外也恢復了幾分往日的生氣。然而,靖王李凌并未因春耕的順利而放松警惕。他深知,北地的復蘇之路依然漫長,外部環(huán)境的壓力絲毫未減。在全力督導農(nóng)事、鞏固內政的同時,他將目光投向了西北方向那片廣袤而復雜的區(qū)域——與羌胡部落的邊境互市,這項醞釀已久的策略,終于到了付諸實施的階段。
四月上旬,劇孟派出的精干斥候帶回確切消息:燒當羌首領在經(jīng)過一冬的猶豫與內部磋商后,終于明確表示愿意與北地郡進行有限度的貿易。對方提出的條件是,希望在一個相對中立且隱蔽的地點進行,交易物品主要為漢地的糧食、布匹、鹽鐵(僅限于生活用具)換取羌人的馬匹、牛羊和皮毛。同時,燒當羌也透露出對匈奴左賢王部的不滿,暗示若交易順利,或可提供一些關于匈奴動向的情報。
李凌得報,立即召集周勃、高順以及精通邊務的公孫闕密議。
“燒當羌松口,此乃良機。”李凌指著地圖上湟水河谷一處名為“野狐泉”的地點,“此處水草豐美,地處要沖,卻又非雙方核心區(qū)域,可作為初次互市之地。勃兄,立即籌備首批交易物資,糧食以陳糧為主,布匹、鹽茶可適量多備,但鐵器,尤其是兵器,絕不可流出。由你選派老成練達、通曉羌語的吏員,組成市易使團?!?/p>
周勃領命:“王爺放心,物資已按此前預案準備了一部分,臣即刻增補,并遴選人手。只是……此事須極度隱秘,若走漏風聲,被朝廷或朔方都督府知曉,恐生事端?!?/p>
“此事本王自有計較?!崩盍椟c頭,看向高順,“互市安全乃重中之重。著灌嬰選派一隊精銳騎兵,化裝成商隊護衛(wèi),由劇孟親自帶隊,暗中護衛(wèi)市易使團。交易地點周邊十里,須布下暗哨,一旦有變,即刻接應撤離,必要時可動用武力保護使團安全。切記,不到萬不得已,不可與羌人發(fā)生沖突?!?/p>
“末將明白!”高順肅然應道。
公孫闕補充道:“王爺,互市非一錘子買賣。初次交易,重在建立信任。可適當讓利,換取長期往來。此外,交易過程中,需詳細記錄物品、數(shù)量、價格,并設法從羌人那里探聽更多草原上的消息,特別是匈奴各部的動向以及羌胡之間的關系?!?/p>
李凌贊許道:“子通先生思慮周全。便依此辦理。此次互市,務求穩(wěn)妥,寧緩勿急。若能打開局面,于我北地獲取戰(zhàn)馬、了解外情、乃至分化戎狄,皆有莫大裨益?!?/p>
【系統(tǒng)提示:宿主啟動邊境互市策略,嘗試通過經(jīng)濟手段緩和外部壓力、獲取戰(zhàn)略資源,外交手腕與風險控制能力面臨考驗…宿主狀態(tài):謹慎布局,平衡利益與風險,著眼于長遠戰(zhàn)略收益,展現(xiàn)開拓性治理思維…】
四月下旬,一支由三十余名吏員、百余名精干護衛(wèi)(明為伙計)組成的“商隊”,押運著數(shù)十輛滿載貨物的馬車,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狄道,向西北方向的野狐泉進發(fā)。與此同時,灌嬰麾下的數(shù)支輕騎小隊,也以巡邊為名,活動在交易地點周邊區(qū)域,構成了一個隱秘的警戒網(wǎng)。整個行動,李凌要求高度保密,連郡府中知道全盤計劃的人也屈指可數(shù),以防消息泄露,引來不必要的麻煩,尤其是要避開城外王勇部的耳目。
就在北地郡悄然開展邊境貿易的同時,來自東南方向的壓力并未消失。朔方都督蟲達雖然未能直接插手北地防務,但其對北地的關注絲毫未減。王勇部駐軍日常的操練、巡哨,依舊保持著相當?shù)膹姸龋涑夂虻幕顒臃秶?,時有逼近北地軍防區(qū)邊緣的跡象,試探之意明顯。而朝廷方面,似乎也對北地戰(zhàn)后的恢復情況頗為關注。有風聲傳來,長安可能還會派遣御史巡查邊郡,考核吏治民生。這些潛在的政治壓力,如同懸在李凌頭頂?shù)睦麆?,使他必須在推進各項事務時,更加小心翼翼,如履薄冰。
五月端午前后,野狐泉互市的消息終于傳回。首次交易基本順利完成。北地使團用糧食、布匹和鹽茶,換回了百余匹健壯的羌馬和數(shù)百頭牛羊,以及大量毛皮。燒當羌人對交易結果表示滿意,態(tài)度友善,并透露了一些關于匈奴王庭內部權力紛爭、以及部分小部落因冬春饑荒而蠢蠢欲動的信息。雖然這些情報需要進一步核實,但無疑具有重要價值。使團安全返回,物資入庫,初步達到了預期目標。
李凌聞訊,心中稍安。他下令厚賞使團人員,并將換回的馬匹優(yōu)先配給灌嬰的騎兵和軍中斥候,以增強其機動力;牛羊則部分用于改善軍中伙食,部分交由官府牧養(yǎng),繁衍壯大。這次成功的互市,不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,更重要的是,為北地打開了一條與外界溝通的秘密渠道,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被孤立的狀態(tài)。
然而,利益的背后往往伴隨著風險?;ナ械南㈦m然盡力保密,但如此規(guī)模的物資人員調動,終究難以完全瞞過所有人。不久,狄道城中開始出現(xiàn)一些流言蜚語,隱約提及官府與羌人“私下交通”。更有甚者,城外王勇軍營中,似乎也對此有所察覺,其巡哨活動在互市隊伍返回后,變得更加頻繁和具有針對性。
周勃憂心忡忡地向李凌匯報:“王爺,互市之事,恐已引起外界猜疑。王勇那邊,近日其部屬在與我軍交接時,言語間多有試探。若此事被其抓住把柄,上奏朝廷,恐對王爺不利?!?/p>
李凌沉吟片刻,神色平靜:“勃兄不必過慮。與羌胡往來,古已有之,旨在保境安民,互通有無。我等交易之物,皆為民生所需,并無違禁。即便有人問起,亦可解釋為安撫邊夷、穩(wěn)定地方之策。然,為防小人構陷,后續(xù)互市須更加隱秘,規(guī)模頻次亦需控制。子通先生,”他轉向公孫闕,“后續(xù)交易記錄,務必清晰規(guī)范,看似透明,實則關鍵處可做些文章,以備查驗。”
李凌的策略很清楚:既不否認與羌人有一定往來(這難以完全掩蓋),但將其定性為正當?shù)?、可控的邊境貿易,目的在于穩(wěn)定邊疆,而非結黨營私。同時,做好文書準備,應對可能的審查。這是一種在夾縫中求生存、求發(fā)展的智慧。
五月末,春夏之交,北地氣候宜人。田野里的莊稼長勢良好,邊境暫趨平靜,互市初現(xiàn)成效。狄道城內,市井漸漸恢復繁榮,流民安置也初見成效。靖王府內,李玄業(yè)已能蹣跚學步,咿呀之聲為府邸增添了不少生氣。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(fā)展。
但李凌站在王府的高臺上,遠眺四方,心中并無絲毫輕松?;ナ须m開,卻暗藏風險;客軍未退,如鯁在喉;朝廷猜忌,如影隨形。北地這艘船,只是暫時駛入了一片相對平靜的水域,水下依舊是暗礁密布。他知道,真正的考驗,或許才剛剛開始。眼下這點微弱的曙光,需要他用更深的謀略和更大的耐心去守護、去擴大。根基的深植,從來不是在風平浪靜中完成,而是在應對層出不窮的挑戰(zhàn)中實現(xiàn)的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二卷):“漢高后二年四月至五月,北地春耕既畢,民生稍蘇。祖凌公著手推行醞釀已久的與羌胡部落的邊境互市之策。得斥候劇孟報,燒當羌部愿在‘野狐泉’進行有限貿易。公慎重部署:命周勃籌備糧食、布匹、鹽茶等物資(嚴禁鐵器外流),組建精干市易使團;令高順遣灌嬰部精銳騎兵,由劇孟率領,化裝護衛(wèi),于交易地設伏暗哨,確保安全;納公孫闕之議,強調首重建立信任,適當讓利,并借機搜集情報。四月下,互市使團秘密出發(fā)。與此同時,朔方都督府王勇客軍的監(jiān)視與朝廷可能的后續(xù)巡查,仍如達摩克利斯之劍,令公行事倍加謹慎。五月初,互市成功,換回馬匹、牛羊、皮毛等急需物資,并獲關于匈奴內斗及羌胡動態(tài)的情報。公賞使團,將馬匹補入騎兵,牛羊用于改善軍需及牧養(yǎng)。然,互市消息終難完全保密,狄道流言漸起,王勇部亦加強了試探性的巡哨。周勃憂其事泄招禍。公鎮(zhèn)定應對,定調此為‘安撫邊夷、互通有無’的正當邊政,并令公孫闕完善交易記錄,以備查驗。此‘互市初開’,雖取得了物質與情報的初步收益,為北地打開了一條對外通道,但亦使北地陷入更復雜的‘暗礁潛藏’之局。公于此中,展現(xiàn)了其開拓進取又不失謹慎的政治智慧,在風險與收益間尋求艱難平衡,繼續(xù)為北地的生存與發(fā)展拓展空間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后紀:“高后二年夏,北地稍安,靖王凌通羌胡,市易以充邊用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二):“高后二年四五月,圣域北地春耕畢,圣民稍蘇。紫霄上帝行與西羌部‘圣邊互市’策。得劇孟報,燒當羌愿于‘野狐泉’市。上帝慎布:命周勃備圣糧、布、鹽茶等(禁鐵),組圣市易團;令高順遣灌嬰圣騎,由劇孟領,化護,設暗哨保安;納公孫闕議,重建信,讓利,搜情。四月下,圣市團秘發(fā)。同時,朔方圣督府王勇圣客軍監(jiān)與圣朝可后巡,仍為壓。五月初,圣市成,換圣馬、牛羊、皮等,獲北魔(匈奴)內斗及羌動情。上帝賞團,補圣馬于圣騎,用牛羊于圣軍牧。然,圣市訊難全密,狄道流言起,王勇部增探巡。周勃憂泄禍。上帝鎮(zhèn)應,定此為‘安邊夷、互通無’正邊政,令公孫闕完記錄備查。此‘圣互市初開’,得物情初益,開圣域對外道,亦使圣域陷更復‘暗礁潛藏’局。上帝于此,顯其開進又不失慎之圣政智,在風與益間求艱衡,續(xù)為圣域存展拓空?!?/p>
*北地秘錄·凌公通羌市易:“李凌慎開邊境互市,獲馬匹情報之利,亦引客軍猜忌,權衡風險,穩(wěn)固邊政。”
(第二百五十九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