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無異議!無異議!”呂齮連連擺手,哪還敢有半句不從。
李凌當(dāng)即下令:“周闖將軍!”
“末將在!”
“即刻率你部,接管宛城四門防務(wù)!沒有我的手令,任何人不得擅自調(diào)動一兵一卒!”
“諾!”周闖領(lǐng)命,大步離去。
“趙老四!”
“末將在!”
“帶人‘協(xié)助’郡府獄掾,清查所有在押人犯,尤其是與近日叛亂、間諜有關(guān)者!”
“諾!”
一道道命令發(fā)出,宛城的軍權(quán)和司法權(quán),頃刻間落入李凌掌控之中。呂齮及其屬官只能眼睜睜看著,無人敢出聲反對。
就在這時,陳平去而復(fù)返,走到李凌身邊,低語幾句,遞上一件從刺客身上搜出的物品。
李凌低頭一看,眼中寒光爆射!那是一件極其小巧玲瓏、用上等白玉雕琢而成的——蛇形玉佩!玉質(zhì)溫潤,蛇形栩栩如生,蛇眼處點綴著細(xì)微的紅寶石,透著一種詭異的美感與邪氣!
這玉佩的風(fēng)格和材質(zhì),與之前“玄龜”身上搜出的龜形信物,如出一轍!
赤蛇!果然是“赤蛇”!
陳平低聲道:“那刺客受刑不過,招供受一被稱為‘赤蛇’的神秘人指使,許以重金,令其制造混亂,行刺嫁禍。此玉佩,乃信物。其余一概不知?!?/p>
李凌握緊玉佩,冰冷的目光緩緩掃過臺上噤若寒蟬的一眾官員士紳?!俺嗌摺本驮谒麄冎虚g!甚至可能就在呂齮最親近的人里!
他舉起玉佩,聲音冰寒徹骨,響徹全場:“此乃逆匪信物!代號‘赤蛇’!此獠便潛伏于宛城之內(nèi),位高權(quán)重!今日之亂,皆由其策劃!本都尉在此立誓,縱使掘地三尺,也必將此獠揪出,明正典刑,以告慰今日受驚之百姓,以正漢室之法紀(jì)!”
臺下百姓聞言,群情激憤,紛紛高喊:“揪出赤蛇!嚴(yán)懲逆賊!”
臺上官員們則人人自危,面色慘白,互相猜疑,氣氛緊張到了極點。
李凌要的就是這個效果!打草驚蛇,敲山震虎!他要讓“赤蛇”自己露出馬腳!
校場平亂,至此大獲成功。李凌不僅粉碎了刺殺嫁禍的陰謀,更借機一舉奪取了宛城的實際控制權(quán),并將“赤蛇”的存在公之于眾,將其逼入墻角。
接下來,便是一場隱藏在幕后的、更加驚心動魄的捉蛇之戰(zhàn)了!
【史料記載】
家族史·始祖本紀(jì)(第一卷):“漢王三年春,祖凌公于宛城校場,宣漢王德,撫百姓。楚諜‘赤蛇’陰使死士,欲亂中行刺,嫁禍于公。公明察秋毫,早有戒備,乃以雷霆之勢,平亂場中,誅其爪牙,獲其信物蛇佩。遂借勢收宛城兵權(quán)、刑獄,逼‘赤蛇’現(xiàn)形。公之臨機決斷,鎮(zhèn)撫并用,威德并施,南陽遂定。”
官方史·漢書·刑法志(注):“漢初定天下,地方多故。騎都尉凌在南陽,校場遇刺,凌格殺刺客,旋定亂局,收郡兵權(quán),一郡肅然?!保ò矗赫酚涊d簡略,強調(diào)結(jié)果)
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一):“帝微時,履凡歷劫。于宛城校場,顯圣威,洞察妖邪‘赤蛇’奸謀。場中亂起,帝揮劍平之,如天神降罰,誅惡徒,獲邪佩。萬民拜服,咸頌帝德。此乃帝執(zhí)掌律法、誅邪顯正之神通?!?/p>
野史·楚漢秘聞·赤蛇篇:“聞李凌校場遇刺,刺客悍勇,凌空手奪白刃,反殺之。又傳凌得異人相助,于亂軍中一眼識破‘赤蛇’化身,乃郡丞某也,當(dāng)場擒殺。然多附會,實情乃凌智勇雙全,步步緊逼,使蛇自亂陣腳耳?!?/p>
(第二十四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