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望坡大捷的硝煙尚未散盡,玄甲軍的黑色旗幟已如一片移動的烏云,攜著凜冽的殺伐之氣,兵臨南陽郡治——宛城之下。
宛城,南陽第一大城,城高池深,人口眾多,本是富庶之地。然此刻城頭守軍林立,旗幟雖仍是漢軍式樣,氣氛卻透著一股詭異的緊繃與戒備。城門緊閉,吊橋高懸,儼然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。
李凌率玄甲營三百精銳及周闖所部王陵軍千人,于城外三里處扎下營寨。他并未立刻攻城或叫門,而是先令趙老四帶一隊斥候,繞城偵察,探查四周有無伏兵或異常調(diào)動,同時讓栓子持他的騎都尉令牌,前往城下喊話。
“城上守軍聽著!漢王麾下騎都尉李將軍,奉曹參將軍令,率軍平亂,途經(jīng)宛城!速開城門,迎大軍入城休整!”栓子聲音洪亮,在空曠的原野上傳出老遠。
城頭一陣騷動,一名看似校尉的軍官探出頭來,面色為難,高聲回道:“將軍恕罪!郡守有令,近日流寇猖獗,郡城戒嚴,無郡守手令,任何人不得擅開城門!還請將軍稍候,容末將速去稟報呂郡守!”
李凌端坐馬上,冷眼旁觀,心中冷笑。戒嚴?防備流寇?怕是防備他這支“漢軍”吧!這呂齮,果然心懷鬼胎。
約莫一炷香后,城頭出現(xiàn)一群人影。為首者是一名年約五旬、身著郡守官袍、體態(tài)微胖、面容富態(tài)卻眼神閃爍的文官(屬性:【呂齮,體質(zhì)45,力量40,敏捷38,智力68,政治72,魅力65,幸運??】),正是南陽郡守呂齮。其身旁跟著幾名郡丞、都尉等屬官,以及一些看似豪族代表的士紳。
“城下可是李凌李都尉?”呂齮站在垛口后,遠遠拱手,聲音帶著文官的圓滑與謹慎,“老夫呂齮,不知都尉大駕光臨,有失遠迎,恕罪恕罪!”
李凌策馬緩緩上前,直至一箭之地,朗聲道:“呂郡守不必多禮。末將奉曹將軍令,清剿南陽境內(nèi)流寇叛逆,已于博望坡殲敵數(shù)千,斬其魁首。今特來宛城,一則補充糧秣,休整兵馬;二則,向郡守通報軍情,共商南陽防務(wù)事宜。還請郡守開門,容末將入城細談?!?/p>
他話語平靜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,尤其“博望坡殲敵數(shù)千,斬其魁首”一句,如同重錘,狠狠敲在城頭眾人心上!
呂齮臉色微微一白,眼中閃過一絲驚懼,強笑道:“都尉神勇,老夫佩服!只是……如今郡城之內(nèi),流言四起,人心惶惶,戒嚴之令實為安穩(wěn)民心之計。都尉大軍在外,驟然入城,恐引驚擾。不如……都尉暫在城外安營,所需糧秣,老夫即刻命人送出。都尉有何吩咐,亦可在此傳達,老夫必當遵從?”
這是要將他拒之門外!軟釘子!
李凌心中怒意升騰,面上卻不動聲色:“呂郡守是信不過末將?還是信不過漢王?我軍將士為國剿賊,浴血奮戰(zhàn),如今得勝歸來,竟不得入城?這是何道理?莫非這宛城之內(nèi),有什么見不得光的事物,怕我軍看見不成?”話語漸轉(zhuǎn)凌厲,最后一句已是毫不客氣的質(zhì)問!
城頭氣氛瞬間凝固!呂齮身后幾名武將手按劍柄,神色緊張。那些士紳更是面面相覷,大氣不敢出。
呂齮額頭見汗,連忙道:“都尉言重了!言重了!老夫絕無此意!只是……只是……”他支支吾吾,一時找不到合適借口。
就在這時,李凌身側(cè)的文吏“陳平”忽然輕咳一聲,上前一步,低聲道:“都尉,呂郡守或有難處。不如先讓其供應(yīng)糧草,以示誠意。入城之事,可稍后再議?!?/p>
李凌瞥了陳平一眼,見其眼神微妙,立刻會意。這是以退為進,先拿實惠,再步步緊逼。
“也罷!”李凌故作沉吟,隨即對城頭道:“既然郡守有難處,末將也不強求。然我軍糧草匱乏,需粟米千石,草料五百擔,肉食百斤,即刻送出!此外,我軍中有傷員數(shù)十,需醫(yī)者藥物,還請郡守一并提供!”
呂齮見李凌松口,如蒙大赦,連忙應(yīng)道:“應(yīng)當?shù)?!?yīng)當?shù)?!老夫這就命人準備!即刻送出!”他生怕李凌反悔,趕緊吩咐下去。
不多時,宛城側(cè)門開啟,數(shù)十輛糧車和載著醫(yī)官藥物的馬車緩緩駛出,送往漢軍營寨。
李凌令黑夫帶人接收清點,自己則依舊駐馬陣前,與城頭呂齮遙遙相對,施加無形壓力。
糧草接收完畢,李凌再次開口:“呂郡守,糧草已收,末將謝過。然,博望坡一戰(zhàn),擒獲叛匪甚眾,其中多有供稱與郡中官吏豪強有所勾結(jié)者。此事關(guān)乎南陽安危,末將需入城,與郡守一同,提審要犯,徹查內(nèi)奸,以安民心!此事,刻不容緩!”
他再次拋出一個重磅炸彈!直指南陽內(nèi)部問題!
呂齮臉色頓時慘白如紙,身體晃了晃,幾乎站立不穩(wěn)。他身邊幾名屬官也是神色大變,交頭接耳。
“這……這……都尉,此事……此事恐有誤會……”呂齮聲音發(fā)顫。
“是否有誤會,審過便知!”李凌語氣斬釘截鐵,“莫非郡守要包庇奸佞,與叛匪同流合污?!”
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,呂齮如何敢接?!
“不敢!不敢!”呂齮連連擺手,冷汗直流,“只是……此事牽連甚廣,需從長計議……”
“剿匪安民,何須從長計議?!”李凌厲聲打斷,“呂郡守若覺為難,末將可自行入城稽查!屆時若驚擾地方,休怪末將未曾通稟!”他已近乎最后通牒!
城頭上一片死寂。呂齮進退維谷,答應(yīng),恐引火燒身;不答應(yīng),便是公然抗命,給了對方武力攻城的借口!
就在此時,陳平再次低聲對李凌道:“都尉,可令其開城門,準我軍派遣小隊入城‘協(xié)助’稽查,大隊仍駐城外。如此,既顯威懾,亦免其狗急跳墻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