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90年漢前少帝三年農歷七月至八月
盛夏的酷熱逐漸消散,北地高原迎來了天高云淡的初秋。經歷了春耕的辛勤播種與夏耘的精心管護,廣袤的田野迎來了最為豐碩的時刻。粟黍低垂,穗頭飽滿,在秋風中翻滾著金黃的波浪;麥田也已黃透,等待著最后的收割。連續(xù)第五個豐年已成定局,倉廩充實近在眼前。狄道城外,通往各處的官道上,運送新糧的車輛開始增多,空氣中彌漫著新谷特有的醇香,混合著泥土的氣息,沁人心脾。軍民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,去歲戰(zhàn)火的陰霾似乎已被這沉甸甸的豐收景象徹底驅散。然而,靖王李凌并未沉浸于這五谷豐登的滿足之中。與朔方都督府那場未徹底解決的邊境摩擦,如同懸在頭頂?shù)睦麆?,提醒他外部威脅并未遠離。匈奴稽鬻部雖敗退北遁,然其主力尚存,休養(yǎng)生息后難保不會卷土重來。東面長安朝廷的態(tài)度依舊微妙難測。值此秋收定鼎、人心振奮之際,李凌決意采取更為主動的策略,利用北地連年豐稔積累的物質優(yōu)勢與此次成功抵御匈奴所提升的威望,將戰(zhàn)略觸角進一步向西延伸,深化與河西走廊羌胡部落的聯(lián)系,以期構建一道更為穩(wěn)固的西部屏障,并為未來可能的變化預布棋子。秋收,不僅是收獲糧食的季節(jié),更是北地鞏固基業(yè)、拓展影響力的關鍵節(jié)點。
七月初,秋收大幕徐徐拉開??じL史周勃坐鎮(zhèn)狄道,統(tǒng)籌全局,指令各曹署全力投入到緊張的收割、運輸、晾曬、入庫工作中。得益于連年興修水利、精耕細作以及相對風調雨順,今歲的收成比去歲更為可觀,各縣報來的預估產量屢創(chuàng)新高。狄道大倉及各處新建、修繕的倉廩再次面臨“倉容”的考驗。田間地頭,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,軍民協(xié)力,搶抓農時,確保顆粒歸倉。一派繁忙而喜悅的豐收景象。
然而,就在這豐收的喧囂中,郡丞公孫闕帶來的一則消息,引起了李凌的高度重視。河西走廊的休屠王和渾邪王(均為較大羌胡部落首領的稱謂)再次遣來密使,此次不僅攜帶了更貴重的禮物,還帶來了更為明確且迫切的口信:稽鬻北遁后,對其舊部的控制力減弱,河西諸部心思浮動,休屠、渾邪二部欲趁勢擺脫匈奴羈縻,但擔心稽鬻報復或周邊其他部落覬覦,故而希望與北地郡締結更為緊密的盟約,甚至請求李凌能派遣少量“指導”人員,幫助其訓練士卒,鞏固防御。
“王爺,此乃天賜良機!”公孫闕分析道,“若能與休屠、渾邪等大部結盟,則我西陲可獲千里屏障,稽鬻再欲南犯,需先過此關。且河西水草豐美,良馬遍地,若能通過盟約穩(wěn)定獲取戰(zhàn)馬,于我北地軍力提升大有裨益?!?/p>
都尉高順卻持謹慎態(tài)度:“王爺,胡人反復無常,其言未必可信。結盟之事,牽扯甚大,若應其所請,派遣人員,萬一事泄,恐授朔方、乃至長安以‘交通外藩、圖謀不軌’之口實。且若其內部生變,我派遣人員安危難料?!?/p>
周勃也憂慮道:“結盟需耗費錢糧物資,今雖豐收,然府庫之用,當以固本為先。支援外藩,恐非長久之計?!?/p>
李凌靜聽諸人意見,目光投向懸掛于壁的西域河西地圖,手指緩緩劃過狄道以西直至敦煌的廣袤區(qū)域,沉吟良久。
“河西之地,戰(zhàn)略地位至關重要,乃漢家與匈奴必爭之所。今稽鬻新敗,河西空虛,諸部離心,確是我北地西向拓展影響力之良機。”李凌緩緩開口,聲音沉穩(wěn)而堅定,“然,高順將軍與勃兄所慮,亦在情理。與羌胡交往,如涉淵冰,不可不慎?!?/p>
他站起身,走到地圖前,決斷道:“故此,‘西聯(lián)’之策,當以‘穩(wěn)’字當頭,‘利’字牽引,‘實’字落地。不圖虛名,但求實效?!?/p>
他具體部署道:
“其一,子通先生,由你親自遴選精干可靠之人,組成使團,秘密前往休屠、渾邪二部。使團明面身份可為商隊,攜帶我北地特產如精美絲綢、漆器、茶葉及部分糧食作為禮物。你的任務有三:一,實地考察二部真實情況,包括其兵力、牧場、對匈奴及其他部落的態(tài)度、內部是否團結;二,與其首領密談,可原則上同意結好,但盟約形式不必拘泥于漢家儀軌,可效仿草原‘盟誓’之俗,重在誠意。我可承諾,在其遭受稽鬻或其他敵對部落攻擊時,視情況提供必要物資援助(如鐵器、藥材)乃至有限的軍事策應,但絕不承諾派兵直接參戰(zhàn);三,關于派遣‘指導’人員之事,可允其派遣少量青年才俊至我北地學吏館或軍中‘觀摩學習’,但我方人員暫不進入其地,以免授人口實。一切交往,需隱秘進行,對外嚴守秘密。”
“其二,勃兄,秋收之后,府庫充盈,可劃撥部分盈余,設立‘西事專項’,用于與河西交往之開銷。然,所有支出,需有明細賬目,確保用在刀刃上。與河西互市,需進一步加強管理,公平交易,使其切實感受到與北地交好之利?!?/p>
“其三,高順將軍,軍備不可松懈。秋收期間,邊境巡邏照常,尤其加強對朔方方向的監(jiān)視,嚴防其趁我忙于秋收或西向聯(lián)絡之際,再生事端。新獲之河西馬匹,需精心飼養(yǎng),擇優(yōu)充入軍中,加強騎兵訓練?!?/p>
“其四,”李凌目光掃過三人,“所有與河西聯(lián)絡之事,僅限于我等核心數(shù)人知曉,對外一律宣稱僅為擴大邊市貿易。即便在郡府內部,亦需嚴格控制消息。待時機成熟,再行公開。”
【系統(tǒng)提示:宿主在內部鞏固、外部壓力緩和的戰(zhàn)略窗口期,果斷采取西向拓展策略,旨在構建戰(zhàn)略縱深、獲取關鍵資源,同時保持高度謹慎,避免過早暴露戰(zhàn)略意圖,展現(xiàn)出卓越的戰(zhàn)略前瞻性與風險控制能力…宿主狀態(tài):于豐收安定中謀求進取,外交手腕更趨靈活務實,統(tǒng)治格局向區(qū)域性戰(zhàn)略主導者演進…】
計議已定,北地郡在繁忙的秋收中,悄然啟動了對河西的戰(zhàn)略經營。公孫闕精心挑選了數(shù)名通曉羌胡語言、熟悉河西地理、且絕對忠誠的屬下,組成一支精干的商隊,攜帶重禮,于七月中旬悄然離開狄道,向西進入河西走廊。與此同時,秋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,一車車的糧食被運往各地糧倉,府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充實起來。邊境互市在官府的規(guī)范下更加繁榮,北地的物產與羌胡的牲畜交易頻繁,關系日趨融洽。
李凌在督導秋收之余,亦不忘對繼承人的培養(yǎng)。他時常帶著李玄業(yè)巡視糧倉,觀看糧食入庫的過程,并講解倉儲管理、糧秣調配對于治國安邦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