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99年漢高帝八年農(nóng)歷七月下旬至八月
盛夏的余威尚未散盡,北地郡的氣氛卻已因東線突如其來的警訊而驟然降溫,仿佛提前進入了肅殺的秋季。滿月宴的喜慶余韻被緊急的戰(zhàn)備狀態(tài)徹底取代,狄道城內外的軍民,臉上都蒙上了一層凝重的色彩。街道上往來的不再是悠閑的商旅和市民,而是頻繁調動的軍隊、運送守城物資的民夫以及神色匆匆的官吏。城頭守軍的數(shù)量增加了一倍不止,旌旗在燥熱的風中獵作響,透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抑。
靖王府(原郡守府)議事堂,如今已成了北地郡的戰(zhàn)爭指揮中樞。巨大的地圖上,代表匈奴左賢王部的紅色箭頭,如同毒蛇的信子,舔舐著云中郡的西北邊境,其游騎的陰影甚至蔓延到了雁門郡的邊緣。李凌(靖王,體質27)端坐主位,連日來的軍情匯總和決策消耗了他大量精力,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。周勃(政治85,智力82)、高順(體質26,武力86)等核心文武分列兩側,氣氛嚴肅。
“王爺,”周勃指著地圖上最新標注的區(qū)域,“灌嬰將軍昨日傳來軍報,其前鋒斥候已抵近云中郡邊境。確認匈奴左賢王本部約八千騎為主力,輔以其他部落騎兵,總兵力確在萬騎以上。其戰(zhàn)術仍是典型胡騎作風,分作數(shù)股,避開堅城,專事劫掠鄉(xiāng)邑,焚毀村落,驅掠人口牲畜。云中郡守軍主力收縮于幾座大城,野戰(zhàn)無力,只能眼睜睜看著邊境糜爛。雁門郡方向,匈奴游騎活動加劇,但尚未發(fā)現(xiàn)大規(guī)模集結。”
高順補充道:“狄道及各處堡寨已按王爺軍令,完成一級戰(zhàn)備。滾木礌石、火油箭矢儲備充足,城外實行了有限的堅壁清野。征調的民夫正協(xié)助加固城防,尤其是東面向的城墻和甕城。末將已派員巡查各處,嚴防懈怠?!?/p>
李凌沉默片刻,手指敲擊著桌面:“左賢王……選擇云中而非我北地,是覺得云中更軟?還是想試探朝廷和我部的反應?亦或,這僅僅是更大攻勢的佯動?”
他看向周勃:“勃兄,派往朝廷的信使有回音否?”
“尚無。洛陽路遠,即便八百里加急,往返也需時日。朝廷如何決策,尚未可知?!敝懿鸬馈?/p>
“我們不能干等朝廷的詔令?!崩盍铔Q然道,“北地安危,系于我等自身。灌嬰的任務不變,繼續(xù)監(jiān)視、騷擾、遲滯,但要他格外小心,避免與匈奴主力硬碰。他的存在,就是要讓左賢王感到側翼有刺,不敢全力南下或西進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地圖前,目光掃過北地郡漫長的邊境線:“傳令各縣長、障塞尉:嚴守城池,保境安民為首要。遇小股胡騎,可依險拒守;遇大隊,則燃烽火示警,不可浪戰(zhàn)。同時,加派巡邏隊,保護鄉(xiāng)民秋收,糧食是根本,一粒也不能讓匈奴搶去!”
“諾!”
【系統(tǒng)提示:宿主面臨區(qū)域性邊境危機,遠程指揮與戰(zhàn)略預判能力經(jīng)受考驗,在朝廷決策未明前獨立承擔防務責任…體質:27(持續(xù)高壓下保持清醒決策)…力量:26,敏捷:25,智力:99(分析匈奴意圖、預判局勢發(fā)展、制定針對性防御策略的能力突出)…政治:99(平衡獨立應對與尊奉朝廷的關系,穩(wěn)定內部人心)…魅力:99(危難時刻的鎮(zhèn)定與決斷力成為主心骨)…幸運:26(???邊境沖突突發(fā),運勢面臨小范圍考驗)…信仰值:9。9…狀態(tài):冷靜應對東線危機,遠程指揮灌嬰軍團,強化北地本土防御,等待朝廷動向與戰(zhàn)局進一步發(fā)展。】
軍務部署之余,李凌并未完全忽略內宅。局勢緊張,王府內的氣氛也難免受到影響。劉玥(靖安公主)更加勤勉地打理內務,約束下人,確保王府井井有條,不給李凌添亂。她時常寬慰李凌,雖憂心邊事,但言語間盡顯信任與支持。李玄承的滿月喜慶似乎還在昨日,但作為母親,韓萱(字慧心)的喜悅已被對邊事的擔憂所取代。她盡量不讓自己影響到王爺,只是更加細心地照料孩子,夜深人靜時,常抱著孩子望向東方,默默祈禱。李凌偶爾在繁忙間隙,會去她院中短暫停留,看看熟睡中的兒子,溫言安撫韓萱幾句,那份沉默的關懷比任何言語都更能讓她安心。蕭姝(字文君)和呂貞(字婉儀)也感知到緊張氣氛,行事愈發(fā)低調謹慎。
八月上旬,灌嬰的軍報再次傳來,帶來了更詳細也更具沖擊力的信息。匈奴左賢王部在云中郡劫掠數(shù)日后,似乎并未滿足,其一部約三千騎突然轉向西南,兵鋒直指與北地郡東部接壤的隴西郡北部區(qū)域!雖然灌嬰派出輕騎沿途騷擾,延緩了其速度,但匈奴騎兵的機動性極強,隴西郡北部兵力薄弱,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向狄道和洛陽。
“果然來了!”李凌接到軍報,眼中寒光一閃,“左賢王這是貪心不足,既想撈足好處,又想試探我北地的虛實!隴西若遭重創(chuàng),我北地東側翼完全暴露!”
他立即做出調整:“傳令灌嬰,主力不必回撤,繼續(xù)盯住云中方向的匈奴主力。分出一千精銳騎兵,由他副將率領,火速馳援隴西北部,依托城邑險要,配合隴西守軍,務必擋住這支偏師!告訴灌嬰,仗可以打得靈活,但要打出我北地軍的威風,讓匈奴人知道,西邊這根釘子,不好碰!”
同時,李凌加強了對北地郡與隴西郡交界地區(qū)的防務,命令高順向東部幾個重要隘口增派了兵力,并親自巡視了狄道以東的第一道防線。
戰(zhàn)爭的陰云并未直接籠罩狄道城,但緊張的氣氛卻無孔不入。市面上的糧價開始出現(xiàn)波動,周勃不得不動用府庫儲備平抑物價,并嚴厲打擊囤積居奇者。關于匈奴人兇殘的流言也開始在民間傳播,盡管官府盡力辟謠,但恐慌情緒仍在蔓延。李凌深知,此時民心穩(wěn)則防線穩(wěn)。他特意選擇在一次視察城防時,對聚集的軍民發(fā)表了一次簡短的講話,沒有豪言壯語,只是平靜地告訴大家,北地軍有能力保衛(wèi)家園,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管,要求大家各安其業(yè),相信官府,共同度過難關。他沉穩(wěn)鎮(zhèn)定的態(tài)度,極大地安撫了人心。
就在北地東部邊境劍拔弩張之際,來自洛陽的使者終于抵達了狄道。使者帶來了皇帝劉邦的詔書。詔書中,劉邦對匈奴入寇表示震怒,已嚴令雁門、代郡等地加強守備,并調集周邊郡國兵增援云中。對于北地郡,詔書肯定了李凌先前“嚴守西線”的功績,并要求他“謹守封疆,密切監(jiān)視西線匈奴動向,若敵犯境,可相機擊之”,同時“務保隴西側翼安全”。詔書并未要求北地主動出兵與匈奴主力決戰(zhàn),這既是對李凌實力的認可,也是一種保護性的策略,避免其過早與匈奴硬碰硬消耗實力。
接到詔書,李凌心中稍安。朝廷的態(tài)度明確了,他可以在自己的防區(qū)內靈活應對,這正合他意。他立即按照詔書精神,重新調整了部署,重點確保北地本土安全,并加大對隴西郡的支援力度。
至八月中下旬,東線戰(zhàn)事呈現(xiàn)膠著狀態(tài)。匈奴左賢王部在云中郡劫掠一番后,似乎顧忌漢軍逐漸集結的援軍以及側翼北地軍的威脅,并未深入,開始逐步后撤。進攻隴西郡北部的那支偏師,在北地援軍和隴西守軍的聯(lián)合抗擊下,也未能取得太大進展,在破壞了幾個村莊后,悻悻然退去。持續(xù)月余的邊境危機,暫時告一段落。
然而,李凌并未放松警惕。他命令灌嬰軍團繼續(xù)保持警戒狀態(tài),各部軍隊輪換休整,但戰(zhàn)備等級不降。他知道,匈奴的退去不代表和平的到來,冒頓單于的野心絕不會因此而熄滅。這次邊境沖突,更像是一次預熱,更大的風暴,或許還在后面。北地的和平,需要更強大的武力和更穩(wěn)固的防線來捍衛(wèi)。他站在狄道城頭,望著東方漸漸平息的烽煙,心中對未來的規(guī)劃更加清晰——擴軍、強兵、筑塞、積糧,一刻也不能停歇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二卷):“漢高帝八年七月下旬至八月,匈奴左賢王部寇邊云中,兵鋒亦威脅隴西北部。祖凌公(22歲)坐鎮(zhèn)狄道,冷靜應對:遠程指揮灌嬰軍團執(zhí)行監(jiān)視騷擾任務;強化北地本土各級防御;及時分兵馳援隴西;并有效穩(wěn)定內部民心物價。面對流言與恐慌,公親臨一線宣慰,以鎮(zhèn)定姿態(tài)安撫人心。朝廷詔書抵達,要求‘謹守封疆,相機擊敵’,與公之策略不謀而合。至八月下旬,匈奴劫掠后北撤,東線危機暫緩。公未因此松懈,反更堅定‘擴軍強兵筑塞積糧’之決心。此次邊境沖突,雖未直接波及北地,卻充分檢驗了公的應急指揮能力與北地軍的戰(zhàn)力,為后續(xù)應對更大挑戰(zhàn)積累了寶貴經(jīng)驗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高帝八年秋,匈奴左賢王掠云中、隴西北。靖王凌嚴守備,遣騎助隴西,敵退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二):“北魔(匈奴)左賢王犯云中,窺隴西北。紫霄上帝圣坐狄道,圣定應對:遙指揮灌嬰圣軍行圣監(jiān)圣擾;強圣域各線圣防;分圣兵援隴西;穩(wěn)圣內圣心圣價。上帝親臨圣宣圣慰,安圣心。圣朝詔至,要‘圣守圣疆,圣機擊魔’,合圣策。至圣八月下,魔軍北遁,圣危暫解。上帝更堅‘圣擴軍圣強兵圣筑塞圣積糧’之圣念。此圣沖突,驗上帝圣指揮力與圣軍圣戰(zhàn)力,積圣驗?!?/p>
*野史·楚漢秘聞·東線烽火凌公鎮(zhèn)邊:“匈奴左賢王犯邊,李凌坐鎮(zhèn)狄道,指揮若定,援隴西,穩(wěn)內部,退敵后更思強軍。”
(第二百二十七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