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一邊批閱著如山文書,一邊看似隨意地問道:“文若,董承、楊彪、種輯等人,近日可有異動?”
荀彧恭敬回答:“董車騎近日深居簡出,稱病不朝。楊太尉則終日召集一眾清流名士,于府中飲酒賦詩,賞玩書畫,看似全然無心政事。”
曹操筆尖一頓,發(fā)出一聲輕笑:“呵,他們倒是識趣。繼續(xù)盯著,一絲一毫也不得放松。若有任何異動,立即報我。”
這時,程昱手持一份新到的《淮安旬報》,神色凝重地匆匆而入:
“明公,最新一期《淮安旬報》已到!此文看似平常,實則暗藏機鋒,字字誅心!”
曹操接過報紙,快速掃過,越看臉色越是陰沉。
忽然,他再次憤憤然將報紙狠狠拍在案上,震得硯臺里的墨汁都濺了出來:
“好個劉仲遠!奸猾小兒!竟敢如此含沙射影,暗諷于我!”
荀彧拾起報紙細看,只見《許昌人事觀察》欄目,巨細無遺地列出了近期所有重要官職的變動,并在每位新任官員名下標注了其籍貫、出身,與曹操的關(guān)系。
如此排列對比,可謂一目了然,觸目驚心。
《新政淺析》欄目則逐條解讀曹操頒布的新政。
雖然沒有分析是好是壞,是文章總在最關(guān)鍵處輕飄飄地點出:
“此令似直接出自司空府東曹掾”、“未見經(jīng)三公九卿廷議之記錄”等語。
最妙的當屬《舊臣絮語》欄目。
其上刊登數(shù)篇匿名文章,文筆哀婉,感嘆今不如昔,懷念舊日至少形式上還需經(jīng)過朝議程序的“規(guī)矩”。
字里行間,彌漫著朝廷舊臣被架空的失落與無奈。
“明公,此報流毒,甚于洪水!”
程昱憂心忡忡道,“近日許昌城中,各級官吏乃至太學之中,已有些許竊竊私語。
人心浮動,長此以往,恐生禍端……”
曹操怒極反笑,連聲道:“好,好得很!給我再加派人手,嚴查!重罰!我倒要看看,是他們的報紙賣得快,還是我曹孟德的刀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