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駿沉吟片刻,道:“公若不棄,可在淮安舊城暫駐。此城經(jīng)我修繕,城防完備,糧草儲備亦足,正好供玄德休養(yǎng)生息,整頓軍備?!?/p>
劉備聞言,感激涕零,離席深深一揖:“仲遠如此厚待,恩同再造,備不知何以為報。唯有謹記此恩,他日必當重謝?!?/p>
次日,劉備便引著殘部,駐守進了淮安舊城。此地正是當初呂布投奔劉駿時曾屯兵之所,如今風水輪流轉(zhuǎn),實在令人唏噓。
消息很快傳至徐州。
呂布聞聽劉備不僅未被袁術(shù)消滅,反而被劉駿接納,就駐在鄰近的淮安。這讓他心中頓時升起一股強烈不安,急忙召來陳宮商議:
“劉備駐留廣陵,得劉駿資助,若其二人聯(lián)手,來攻徐州,如之奈何?”
陳宮沉吟道:“劉駿心思深沉,看似好客,實則頗有算計。
其收留劉備,無非是想彰顯仁義。料想不會為劉備與我等死戰(zhàn)。”
“然,此二人毗鄰而居,終究是可慮之事?!?/p>
陳宮沉吟片刻,道:“溫侯可遣一能言使者覲見劉駿,打探其真實意圖,或可設(shè)法離間二人?!?/p>
呂布覺得有理,于是遣麾下將領(lǐng)秦宜祿為使,攜帶重禮及親筆書信,前往廣陵拜見劉駿。
秦宜祿抵達廣陵,呈上呂布書信。
信中,呂布言辭刻意謙恭,解釋自己奪取徐州乃是因張飛無道,士卒怨憤,自己不得已而為之。
又言其為穩(wěn)定徐州局面,方才暫代行州牧事,絕無與劉玄德為敵之意。
信中還極力強調(diào)他與劉駿的舊日情誼,希望能與廣陵永結(jié)盟好,共保徐州安寧。
劉駿看罷信,心中冷笑,面上卻露出和煦笑容,對秦宜祿道:“溫侯多慮了。我與他,與玄德,皆是舊識,深知二位都是當世英雄?!?/p>
“吾豈忍心見二位因一時誤會而自相殘殺。徒令親者痛,仇者快?
既然溫侯有和解之意,不如由我做東,請溫侯與玄德一同前來淮安,由我當面說和,令他二人冰釋前嫌,如何?”
秦宜祿將劉駿之言回報呂布。
呂布疑慮不定,問陳宮:“劉駿此舉,是否可信?莫非是鴻門宴?”
陳宮思忖道:“劉駿意在調(diào)停,并非要與溫侯為敵。”
“溫侯可往一見,以示誠意,亦可親眼觀察劉駿與劉備關(guān)系究竟如何。然,為防萬一,需帶精兵護衛(wèi),于城外扎營,以為策應?!?/p>
呂布于是引兵五千,前往廣陵。
劉備在淮安舊城接到劉駿邀請,本不愿再見呂布。
但在劉駿多次派人勸說,陳明利害,言及家眷尚在呂布手中,且當前大敵仍是曹操袁術(shù)等,劉備方才勉強答應,引關(guān)羽、張飛及數(shù)百親兵前來。
劉駿在城外十里處設(shè)下偌大營寨,旌旗飄揚,居中設(shè)下大帳,請二人相會。
帳中,呂布與劉備見面,皆是尷尬異常。
劉備強壓怒火,面無表情。
呂布則眼神閃爍,略有愧色。
張飛更是怒目圓睜,死死瞪著呂布,幾次欲要發(fā)作,都被關(guān)羽以眼神和手勢死死按住,帳中氣氛一時凝重無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