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渡前線的僵持,并未影響天下其他地方的暗流涌動。
江東,吳郡。
一場由賈詡親手編織,經(jīng)由【打更人】精心運作的金融風暴,正悄然進入它最瘋狂的階段。
“龐氏商貿(mào)總會”的門檻幾乎被踏破。來自吳郡、會稽、丹陽等地的世家豪族代表,揣著地契、房契、成箱的金銀銅錢,蜂擁而至。
他們的眼中只有那每月五分,并且似乎唾手可得的厚利,以及工幣一天一漲——仿佛永無止境的升值前景。
貪婪在江東上層蔓延。
在“傳銷”金字塔下,以工幣、十倍返利為核心的金融產(chǎn)業(yè)迅速成型。整個江東世家大族,皆被卷入其中。
將軍府內(nèi),孫策將一份關(guān)于龐氏商會近期吸納巨額資金的密報拍在案幾上,眉頭緊鎖。
“公瑾,此事愈發(fā)蹊蹺。這龐仁,斂財之速,遠超尋常商賈。”
雖然孫策不懂金融,但他還是敏感的察覺到其中必有貓膩。
周瑜拿起密報細看,俊朗的臉上也浮起凝重。
“伯符所慮極是。如此巨量資金匯聚一處,萬一其心不正,足以動搖江東根基。何不召龐仁來,當面問個清楚?”
事已至此,融資之事已然盤根錯節(jié),孫策哪怕發(fā)覺不妥,沒有證據(jù)證明龐仁心懷不軌,他也無法將此人定罪。
更關(guān)鍵的是,到現(xiàn)在,他還想不通其中的利害關(guān)系。
那龐仁吸收大量資金不假,但同樣在吐出大量資金與工幣,用以兌現(xiàn)返利承諾,以及用工幣套利。
換句話來說,龐氏商會在干一樁正經(jīng)生意。只是這利太厚,厚到讓人心驚膽跳,心生懷疑。
孫策沉吟片刻,點頭:“也好?!?/p>
龐仁很快被傳入府中。此人年約三旬,面容富態(tài),眼神活絡(luò),一身錦袍彰顯著商賈的富貴氣。
他面對孫策與周瑜的質(zhì)詢,顯得從容不迫。
“將軍,都督明鑒?!饼嬋使笆中Φ溃霸谙虑G州龐氏,與龐德公確系遠親。
至于以工幣厚利相誘?此言差矣。
非是在下相誘,實在是諸位公卿見有利可圖,主動尋來。
淮安工幣堅挺,天下皆知,在下不過是為諸位提供一個便利渠道罷了?!?/p>
“哼。”孫策聲冷笑:“你這渠道,莫非來自劉仲遠?”
龐仁斷然搖頭,臉上甚至露出被輕視的委屈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