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這日起,淮安軍改稱廣陵軍。
趙云領(lǐng)騎兵,號“北營”。陳到領(lǐng)步兵,號“東營”。甘寧領(lǐng)水軍,號“南營”。劉駿另立中央軍,號“親衛(wèi)營”。
再加上張繡的西營。東西南北中,共五大營,擴至三萬眾。
除此之外,淮安城另有軍工營、后勤營,廣陵各城有民兵營(預備役)、治安隊、商護隊等準軍事力量,共計十數(shù)萬人。
與其他諸侯不同,廣陵的民夫不計入軍方數(shù)量。包括接受過軍事訓練的民練團,同樣不在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之內(nèi)。
直白點來說就是,廣陵雖然看起來僅僅是個擁兵二三萬的小郡城,但實際上,他隨時可以拉起一支十幾萬人的大軍。
(如果糧食軍械跟得上,或者劉駿愿意降低士兵素質(zhì)與裝備的話。)
賈詡在淮安城由徐庶陪著,在城內(nèi)城外,軍營工坊,田間地頭,走了個遍。
他越看越心驚。
淮安雄城,已立于不敗之地:
其城大、物資充足、設施齊全,且城高路硬,軍民一心,此城,若非自亂,攻城者必絕望無比。
至于工坊,同樣令賈詡心顫不已。
工坊之內(nèi),日夜不停產(chǎn)出的不止是琉璃、紙張、美酒,還有刀槍甲胄。流水線作業(yè),標準化部件,恐怖如斯。
賈詡認為,廣陵光是用箭,天下諸侯就有大半,不敢與之交戰(zhàn)。
最后,最讓賈詡滿意的是,廣陵的士兵。
天下精兵何其多,但與廣陵兵相比,他們?nèi)鄙佟办`魂”。
劉駿這位新主公,以大義為根底,兼顧忠誠。不僅讓士兵練搏殺、識字、算數(shù)、辯論時局。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,他專門成立了一支“思想訓導隊”分散在每個營隊之中,稱“政師”,專門用來指導士兵思想。
賈詡琢磨著這兩個詞,覺得背后發(fā)涼之余,又驚又喜。
總的來說,一圈圈走下來,賈詡算是徹底心安了。
主公把兵當士養(yǎng),又把百姓當兵練,自始至終,所圖絕非一城一地。
有兵才有權(quán),才有一切。這是亂世諸侯必備的基本素質(zhì)。
知兵!可見主公已是一名合格的諸侯。
更讓賈詡驚喜的是,主公還有治世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