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沉默良久,這時才緩緩開口:“伯符,劉駿此舉,另有打算,意在攪混水,為其他條件打掩護?!?/p>
孫策抬頭看向周瑜:“公瑾,何意?”
周瑜苦笑:“他深知我等必不肯交人,便開出一個令我等不能接受的條件,吸引我等關(guān)注。實則,他是欲以第四條,促成第三條!”
“哦?”孫策經(jīng)一提醒,回過神來:“你的意思是,劉仲遠(yuǎn)混淆視聽,實際是想得到免稅權(quán)?”
周瑜點頭:“然也……”
就在這時,帳外傳來通報:“報——吳老夫人遣使從吳郡送來急信?!?/p>
孫策一怔:“母親來信?快呈上?!?/p>
使者送入書信。
孫策拆開一看,臉色變幻不定。
信中,吳夫人深切憂慮戰(zhàn)事,諄諄告誡孫策當(dāng)以保全江東基業(yè)、百姓安危為重,勿因一時意氣而鑄成大錯……甚至提及其父孫堅當(dāng)年舊事。爾后,她提到因戰(zhàn)事,商路斷絕,江東許多大族深受影響,損失極大。
如今,吳郡暗流涌動,若孫策久不回,恐有不測。
孫策看完,久久不語。母親的來信,像一盆冷水,澆熄了他心中部分的怒火,卻帶來了更深的煎熬和無力感:
‘我在前方大戰(zhàn),江東世家大族卻在背后因蠅頭小利拖我后腿!
不識大體!自私自利!皆豎子爾!’
孫策壓著火氣,將信遞給周瑜。
周瑜看完,長嘆一聲:“如之奈何?后方不穩(wěn),戰(zhàn)則危矣。”
孫策頹然坐回榻上,微微顫抖。英雄如他,此刻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。
良久,他抬起頭:“再派使者去劉駿處。條件……可以再談。土地、錢糧,皆可商量。但交人絕無可能!關(guān)稅之事,不可全免。這是我最后的底線。若他仍不允……那便……戰(zhàn)吧?!?/p>
最后兩個字,仿佛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。
在劉駿與孫策使者你來我往之時,張遼領(lǐng)數(shù)千精兵,正偃旗息鼓,沿淮水疾行,并令探馬前出十里,來回傳遞消息。
他治軍極嚴(yán),隊伍除了腳步聲與甲葉輕微碰撞,再無雜音。
行至淮南境內(nèi)不久,一探馬飛速來報:
“報!將軍,前方發(fā)現(xiàn)潰兵蹤跡,打‘袁’字旗號,人數(shù)約千余,衣甲不整,疑似袁術(shù)敗軍!”
張遼眼中精光一閃:“再探!確認(rèn)袁術(shù)是否在軍中?!?/p>
他心頭微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