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下連周瑜都震驚了。
拋開算計不談,此金融策,確實是萬利之策。
相當(dāng)于借雞生金蛋。
酒宴之上,周瑜悄悄對孫策點了點頭。
孫策會意,酒過三巡,故作隨意地試探道:“龐會長生意做得風(fēng)生水起,不知本將軍可否也投入一筆,沾沾光?”
龐仁聞言,連連擺手,面露難色:
“將軍說笑了。您位高權(quán)重,在下豈敢讓您涉足商賈之事?萬一有所閃失,在下?lián)黄鸢 !?/p>
他越是推拒,孫策心中那點疑慮反而被好奇和逐利之心壓過幾分。
幾番“誠懇”的請求之后,龐仁才“勉為其難”地答應(yīng),讓孫策以個人名義投入了一筆不小的資金。
合作達成,雙方氣氛融洽,許久酒宴才散去。
龐仁告退后,孫策對周瑜道:“我仍不信他,此舉只為試探?!?/p>
周瑜點頭:“且觀后效?!?/p>
一個月后,龐仁不僅如期返還了孫策的本金和豐厚利息,更帶來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幣。
他甚至公開表示,可以繼續(xù)加息用現(xiàn)錢回購工幣。然而,此時江東市面上,收購工幣者多如過江之鯽,價格日日攀升,手握工幣者皆視若珍寶,惜售如金。
孫策自然沒有賣出,反而聽從龐仁“建議”,將這批工幣通過水路轉(zhuǎn)運至北方售賣,果然獲利十?dāng)?shù)倍以上。
此舉,如同在滾沸的油鍋里又澆了一瓢冷水。
接下來的幾個月,龐仁又連續(xù)操作了數(shù)次融資、套利、分紅。每一次都“信譽良好”,回報豐厚。
親眼所見、親身所獲的巨大利益,如同麻醉劑,一點點侵蝕著包括孫策在內(nèi)的所有人的警惕心。
世家大族們徹底瘋狂,幾乎將家族能動用的流動資金全部投入。
孫策因“投資”獲利而增加大量財富,對龐仁的戒心也降到了最低。
當(dāng)官渡大勝一場的消息傳回,賈詡認(rèn)為時機已到,當(dāng)即傳信龐仁收網(wǎng)。
很快,龐氏商會再次發(fā)出融資號召。
這一次,規(guī)??涨?,吸納的資金超過了之前各次的總和。整個江東都沉浸在即將再次暴富的美夢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