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量“工幣”再次被運抵江東,引發(fā)新一輪搶購狂潮。而就在這一片狂熱中,龐仁和他核心的幾個“賬房”,開始悄無聲息地通過不同渠道,將手中囤積的“工幣”分散拋售,換回實實在在的金銀銅錢。
起初,無人察覺。市場的胃口似乎無窮大。但僅僅十幾天后,仿佛一夜之間,風向驟變。
江東市面上的“工幣”突然變得供過于求,價格如同雪崩般直線下跌。
前一刻還奇貨可居的工幣,下一刻就成了無人問津的廢紙片。手握大量“工幣”的世家們慌了神,紛紛涌向龐氏商會,要求龐仁按之前的承諾回購。
然而,龐氏商會早已人去樓空。龐仁及其核心黨羽,如同人間蒸發(fā),帶著匯聚而來的巨額財富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恐慌,瞬間炸開。
就在這時,新一期的《淮安旬報》送達江東。頭版醒目位置刊載了一條消息:
“驚爆!巨騙龐仁假借銀礦之名,賄賂官員,偽造工幣,已于淮安伏誅!各地謹防龐氏余孽!”
文章詳細描述了龐仁的騙局,并附上了如何辨別真假工幣的細節(jié)對比圖,明確指出龐仁在江東流通的工幣,多處細節(jié)與官方正品不符,屬于偽造。
文章最后,還“意味深長”地提及,據(jù)查龐仁,與江東孫策過往甚密,多次出入府邸,提醒江東民眾警惕。并隱晦提了句:龐仁之詭智,近乎其遠房親戚龐統(tǒng)!龐氏子弟多智而不走正道,惜哉。
一石激起千層浪!
龐統(tǒng)看到消息會如何,暫且不表。但被騙得傾家蕩產(chǎn)的江東豪族們,本就急火攻心,看到報紙,更是將怒火引向了孫策。
“孫伯符!定是他與龐仁合謀,誆騙我等!”
“怪不得他之前不投,召見龐仁后卻投了錢財,原來是做戲引我等入甕!”
“孫伯符!還我血汗錢!”
將軍府門前,每日聚集著前來討要說法的世家代表。
群情激憤,孫策試圖解釋,但損失慘重的世家們根本聽不進去。他與江東本土世家本就微妙的關系,瞬間降至冰點。
孫策氣得幾乎吐血,他砸碎硯臺,怒吼:“混賬!本將軍亦是受害者!”
周瑜面色陰沉,咬牙道:“伯符,此必是劉駿毒計!那龐仁,定是賈詡之人!”
“龐仁不是已死?”孫策皺眉。
周瑜苦笑道:“金蟬脫殼罷了。此刻,他恐怕早已改頭換面,不知在何處逍遙了?!?/p>
孫策雙目赤紅,擠出幾個字:“可有證據(jù)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