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春城頭,戰(zhàn)云密布。
張遼與張繡臉色凝重,探子探明,孫權(quán)大軍步步為營,沿路掃蕩諸縣,不日將兵臨城下。
“文遠(yuǎn),江東軍勢大,我軍守城,恐難持久。”張繡語氣沉重。
張遼微微一笑:“佑維不必?fù)?dān)憂。壽春城高,糧草充足,我軍雖少,但據(jù)城而守,足以耗其實(shí)力。待其師老兵疲,或主公率軍回援,便可反擊?!?/p>
“但愿吧?!睆埨C頓了頓,問道:“派去淮安求援的信使有回音否?”
張遼搖頭:“尚無。淮安兵力亦不充裕,元直先生他們想必也在為難。”
正商議間,親兵來報(bào):“將軍,城外有一支人馬,約六七百人,自稱廖化及贖罪營,乃奉徐庶、賈詡二位先生之命,前來助戰(zhàn),聽候?qū)④娬{(diào)遣?!?/p>
親兵遞上一封書信與令牌。
“廖化?”張遼接過看罷,挑挑眉,“便是元直信中所說那個(gè)看了報(bào)紙來投效的原黃巾渠帥?”
“正是。”
張繡皺眉:“此等降匪,可信否?莫不是江東派來的細(xì)作?”
張遼沉吟片刻:“二位先生直既派他來,必有考量。且先喚他上城一觀。”
很快,廖化被帶上城頭。他一身輕甲,背負(fù)短戟,雖一路趕來,略顯風(fēng)霜,但精神抖擻。
“末將廖化,參見二位將軍!”廖化抱拳。
張遼打量著他,直接問道:“廖化,你既來助戰(zhàn),可知眼下形勢?”
廖化抬頭,沉聲道:“江東軍勢大,我軍勢弱。”
“既知?jiǎng)萑?,你還來投?”
“勢弱非不能勝,其勞師遠(yuǎn)征,利在速戰(zhàn)。我軍只需穩(wěn)守,挫其銳氣,待其糧盡或后方生變,便可破敵?!?/p>
張遼眼中閃過一絲訝異。此人倒有些見識。
“你麾下兒郎,擅長何種戰(zhàn)法?”
“回將軍,我等久居山林,擅長山地奔走、潛伏偵查、襲擾糧道。愿為將軍耳目,或深入敵后,斷其糧草,焚其營壘!”廖化道。
張遼與張繡對視一眼,皆看到對方眼中的意動。
如今兩軍即將對峙,情報(bào)至關(guān)重要。若有一支熟悉山地、善于潛伏的隊(duì)伍在敵后活動,確實(shí)能起到奇效。
“好!”張遼拍板,“廖化,我命你為偵緝營司馬,率本部人馬,即日潛在城外,深入敵后,偵查敵軍糧道、兵力部署。若有戰(zhàn)機(jī),可伺機(jī)襲擾,但不可戀戰(zhàn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