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此同時,賈顏離開國子監(jiān)后并未直接前往太醫(yī)院報到。深知宮中險惡,他決定在入宮前再提升些自保之力。
本想今日繼續(xù)行善積德,看來只得延后了。當務之急是出城修煉。
賈顏原計劃今日完成萬點善功,看能否獲得意外收獲。但既入太醫(yī)院,保命本事更為緊要。
出城后,他直奔郊外瀑布,欲借水力錘煉鐵布衫功夫。若此法不通,附近懸崖亦可一試。為防萬一,他事先備好了大量繩索置于馬車中。
他人雖離京,消息卻不脛而走。
榮國府內,正值休沐的賈政正與清客們談文論道。忽有一人進言:
政老爺,我等研習圣賢之道,有些話不得不說。令郎曲解孔圣之言,實屬大不敬。雖已分府另過,學問教養(yǎng)卻不可荒廢。
此言一出,眾人紛紛附和。這些清客深諳逢迎之道,更明白討好王夫人便是保全自身。眼見機會難得,自然要為主母添把火。
昨日天色已晚,聽聞消息時不便行動。今晨一到榮國府,眾人便向賈政稟報了昨日所聞。
賈政原本心情甚佳,聞言立即沉下臉來:那孽障又惹了什么禍?
幾位門客毫不遲疑地將賈顏曲解經典的言論一一陳述。賈政越聽臉色越難看,最后竟拍案怒喝:這畜生白讀了這么多年圣賢書!今日定要好好管教!
正說話間,外間響起急促叩門聲。賈政不耐煩地喚人進來,只見一名仆役匆匆入內稟報:老爺,剛傳來消息,顏公子經忠順王舉薦,已入太醫(yī)院任醫(yī)士之職。
賈政聞言一怔,怒氣頓消:此話當真?可曾聽錯?
千真萬確,此事發(fā)生在國子監(jiān)門前,眾多人都親眼所見。
賈政微微頷首:知道了。你去顏哥兒住處傳話,讓他得空來見我。待仆役退下,賈政轉怒為喜,對眾門客笑道:顏哥兒雖學問不精,但能得忠順王賞識進入太醫(yī)院,總算沒白費這些年的功夫。雖不能為官從軍,做個太醫(yī)也是條好出路。眼下雖是小小醫(yī)士,將來未必不能成為御醫(yī)。
幾位門客面露尷尬。他們原以為賈顏既受百官排擠,又已分府別居,這才敢出言指摘。誰知他竟得忠順王青睞,入了太醫(yī)院。在京城誰不知太醫(yī)背后站著皇家?如今賈顏有了這層身份,賈政即便再不滿意這個兒子,此刻也難掩欣喜。
門客們連忙轉圜:顏公子雖文采稍遜,但醫(yī)術竟如此精湛,實在出人意料。
太醫(yī)院前途無量,府上日后求醫(yī)問藥也方便許多。
政老爺真是教子有方??!
這番奉承讓賈政面色漸霽。他謙和地說道:諸位過譽了。顏哥兒能進太醫(yī)院,也是意外之喜。他既有了正經前程,我這做父親的也算盡到責任了。
即便他進了太醫(yī)院,終究還是我的兒子。
就算他現(xiàn)在有了官職,見了我照樣得喊一聲父親。
做錯事就該受罰,既然敢歪曲圣賢經典,就必須嚴懲不貸。
待他今日過來,請諸位先生作個見證。我定要他給個明白交代,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休怪我家法伺候。
賈顏這番驚世駭俗的舉動,不僅驚動了賈政,消息更是不脛而走。同在榮國府的賈赦與王夫人自然也聽聞此事。
昨日賈顏在國子監(jiān)那番離經叛道的言論,已將他對論語的曲解傳遍京城。只是賈家消息閉塞,直至今日才陸續(xù)得知。而早已知情的王夫人,卻故意按下不表——畢竟此事本就是她暗中推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