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黛玉懶得理會。她比旁人更知賈顏底細(xì)。眾人都道顏二哥耳根軟,好壞勸諫皆納,唯黛玉明白那不過韜光養(yǎng)晦之計。城外礦山乃二人合辦,賈蕓亦常來稟報事務(wù)。從這些往來中,黛玉早窺見賈顏暗中經(jīng)營著龐大產(chǎn)業(yè),規(guī)模猶勝于己。
相處日久,她更看清規(guī)律:那些不懷好意的勸諫,最終總是勸者自食惡果,而賈顏反能因禍得福。
賈寶玉的話,他是深信不疑的。
若賈敬當(dāng)真勸說顏二哥去修道,顏二哥必定會聽從。
只是聽從之后,究竟誰會遭殃,那就難說了。
林黛玉甚至隱隱有些期待,想看看這位敬大老爺最終會落得怎樣的下場。
迎春、探春、惜春三人卻心生不滿。
她們雖需倚仗賈寶玉在賈府立足,可若他一直這般不成器,終究靠不住。
將來若要尋一門好親事,還需家中助力。
原本以為只要討好賈寶玉,便能安穩(wěn)度日,日后也能覓得良緣。
然而過往種種已證明,這念頭多半是錯的。
可她們別無選擇,唯有依賴賈寶玉。
迎春雖屬大房,卻由老太太撫養(yǎng),終身大事全憑老太太做主。而老太太最在意的,正是賈寶玉的話。
為了前程,她不得不曲意逢迎。
探春身為二房庶女,婚事不僅由老太太定奪,更需王夫人首肯。而這二人唯一聽得進的,便是賈寶玉之言。
因此,這些年來,探春亦處處討好賈寶玉。
明知這般討好未必能換得好結(jié)果,可她別無他法。
惜春早已看透一切。
她出身寧國府,卻無人問津;寄居榮國府,雖衣食無憂,卻看不到半分希望。
偌大的榮寧二府,竟無一人可依靠。
她早已打定主意,待成年后便削發(fā)為尼。
既如此,她無需討好任何人。
但要在榮國府生存,仍得看賈寶玉的臉色。
這些年,她與迎春、探春一樣,處處捧著賈寶玉,從未與他爭執(zhí)。
然而如今,一切悄然改變。
賈府之中,除了賈寶玉,又多了一個可倚仗之人——受封帝國子爵的賈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