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對老人笑得陽光一般。
老遠就叫她:“閨女回來啦,我們都等你們一個多小時了!”
“伯父伯母?!?/p>
江琳文靜地叫道。
正是中午下班時間,教工們進進出出。
老太太患過腦梗,腿腳不靈便,陸天遠碰碰江琳:“快去扶著‘老奶奶’?!?/p>
自從江琳第一次見老人叫他爸“爺爺”,“老爺爺老奶奶”這個稱呼便成了他全家的梗,沒事就拿來爆笑一番。陸天遠有時給江琳發(fā)信息也說“老爺爺老奶奶都想你了”。
他們的公寓在學校最后一排,從前門進入,要橫穿整個學校。
如果江琳攙扶著老太太走過去,那她這個“準兒媳”更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。
可是不攙扶,老人顫巍巍跨過整座校園來迎接她,她怎么好意思那樣不禮貌?
可怕的“討好型人格”,一次又一次,只替別人想。
韓偉提議過,讓她離開這個單位。的確,要想完全擺脫別人的誤會,只有離開這里。
但她沒有這個魄力。內心總是怕找不到好工作,好不容易在這里有點希望。師范畢業(yè)的,除了當老師,還能做什么呢?
怕。擔心。不安。優(yōu)柔寡斷。在這里,她還是有工作的人,一旦離開,何處落腳?她怕極了流浪。
繼續(xù)指望給那些孩子們做家教?畢竟不是一份穩(wěn)定工作,去人家家里巴巴的上課,沒有個學校做背景,也很難被精明的家長信任。
她們這個圈子都知道,只有在學校任課的正式老師,做家教的課時費才會高一些。而作為學生或者畢業(yè)生去做家教,課時費只有正規(guī)教師的幾分之一。
而且,隨著家長和學生的喜好,他們這種野生家教,隨時都會失去“工作”。
這根本不能解決長遠的生存問題。
猶豫、害怕的后果,就是此刻只好頂著各種復雜的目光,如履薄冰地走著。
她想掏出口罩戴上,還是不好意思。
最后索性阿Q精神:誰要誤解就誤解好了,干嗎要活在別人的閑言碎語里?
四個人高矮參差,攜老扶弱,就像一家四口。緩緩在校園走著,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。
路上,有一些領導、同事和陸天遠全家打招呼,看江琳時眼神里流露著疑惑。
馬旋和王珊一起從食堂出來,王珊抬抬下巴示意馬旋;“看,不是空穴來風吧?”
馬旋沉默不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