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三年,六月初一。
黎明前的黑暗最為深沉,西山別院北面主隘口的寨墻上,卻已是火把通明。經(jīng)過五天四夜不眠不休的奮戰(zhàn),一門嶄新的火炮,如同沉睡的巨獸,終于被安置在了新加固的炮位之上。
炮身長近七尺,口徑約三寸,由三層鍛接的精鐵構(gòu)件構(gòu)成,通體黝黑,在火光照耀下泛著冷硬的啞光。與繳獲的弗朗機不同,它是一門前裝滑膛炮,炮身更厚,結(jié)構(gòu)更簡潔,炮耳與炮車緊密結(jié)合,賦予了它更大的射界和穩(wěn)定性。炮口微微上揚,遙指北方,帶著一股無聲的威嚴。
王鐵柱眼眶深陷,胡子拉碴,但眼神卻亮得嚇人。他最后檢查了一遍炮膛、炮耳和牽引索,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,轉(zhuǎn)身對站在一旁的林楓嘶啞道:“東家,‘鎮(zhèn)北一號’,成了!”
林楓走上前,伸手撫過冰涼而粗糙的炮身。他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力量,這是西山真正意義上自主生產(chǎn)的第一門重型火器,標志著西山的軍工體系邁上了一個新臺階。
“裝填試射?!绷謼飨铝睿曇羝届o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早已準備好的炮組人員立刻行動起來。測量藥包、裝入炮彈、用搠杖搗實、插入引信……動作雖略顯生疏,卻一絲不茍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目光聚焦在那黑洞洞的炮口。
林楓舉起望遠鏡,望向北方預設(shè)的靶標——一處距離寨墻約四百步、用于測試火炮極限射程的孤立石堆。
“放!”
隨著王鐵柱一聲令下,炮手猛地拉動了火繩。
“轟——?。?!”
一聲遠比燧發(fā)槍齊射更加沉悶、更加恢弘的巨響,猛然炸裂開來!炮口噴吐出長達數(shù)尺的熾烈火焰,濃白的硝煙瞬間彌漫了小半個寨墻!巨大的后坐力讓沉重的炮車猛地向后一挫,又被牽引索牢牢拉住。
幾乎在炮聲響起的剎那,遠方那處石堆猛地炸開一團煙塵,亂石飛濺!
“命中!直接命中!”了望哨激動的聲音帶著破音。
寨墻上先是死寂一瞬,隨即爆發(fā)出震天的歡呼聲!許多工匠和士兵看著那遠處崩碎的石堆,激動得熱淚盈眶。這是他們親手鑄造的火炮!是屬于西山的雷霆!
林楓放下望遠鏡,臉上也露出了些許笑意。射程、精度、威力,都達到了預期。雖然比起未來可能的線膛炮還有差距,但在此刻,它已是足以改變戰(zhàn)場規(guī)則的利器。
“記錄,‘鎮(zhèn)北一號’前裝滑膛炮,初試成功。射程四百二十步,精度良好?!绷謼鲗ι磉叺臅浌俜愿赖溃芭诮M記功,參與鑄造、組裝者,皆有重賞!”
“謝東家!”歡呼聲更加熱烈。
……
就在西山為“鎮(zhèn)北一號”試射成功而歡欣鼓舞之時,千里之外的北京城,紫禁城內(nèi),卻是另一番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