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三年,六月十五。
西山別院校場,旌旗招展。一面玄底金字的“林”字大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,旗下肅立著近千名將士。雖然許多人身上還帶著傷,衣甲染血,但每個人的眼神都煥發(fā)著前所未有的光彩。
林楓身著新制的千戶官服(西山衛(wèi)指揮使暫按千戶規(guī)制),腰佩御賜寶劍,立于臨時搭建的高臺之上。韓徹作為宣旨欽使,立于其身側(cè)。臺下,趙勝、王鐵柱、陳文淵、張嵩等核心骨干按劍而立,神情激動。
“奉天承運皇帝,敕曰:”韓徹展開明黃卷軸,聲音洪亮,“西山團練使林楓,忠勇可嘉,智略非凡,屢挫虜鋒,保境安民,功在社稷……特擢升為西山衛(wèi)指揮使,整訓新軍,協(xié)防京畿,望爾恪盡職守,再造勛績……”
圣旨宣讀完畢,校場上一片寂靜,隨即爆發(fā)出震天的歡呼!
“指揮使大人!”
“大明萬勝!”
這不僅僅是一紙任命,更是朝廷對西山地位的正式承認!從此,他們不再是孤軍奮戰(zhàn)的“民團”、“鄉(xiāng)勇”,而是名正言順的大明官軍!這份認可,對凝聚人心、提升士氣的作用,是任何物質(zhì)獎勵都無法比擬的。
林楓接過圣旨和印信,心中亦是波瀾起伏。有了這層官方身份,許多之前掣肘的問題將迎刃而解——招募兵員、調(diào)撥糧餉、獲取資源都將更加名正言順。當然,這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來自朝堂更直接的關注。
“諸位弟兄!”林楓抬手,壓下歡呼,聲音傳遍校場,“蒙陛下信重,授此重任。林楓不敢或忘!西山新軍,今日立旗!”
他目光掃過臺下每一張面孔,既有最早跟隨他的老兵,也有新近投奔的邊軍和匠戶。
“我們的根在西山,我們的魂,是守護腳下這片土地,是讓我們的父母妻兒,不再受韃虜屠戮之苦!西山新軍,不為一家一姓之私利,只為保家衛(wèi)國,再造太平!”
“謹遵將軍號令!”山呼海嘯般的回應震徹云霄。
授旗儀式后,西山衛(wèi)的整編工作立刻緊鑼密鼓地展開。憑借韓徹帶來的資源和朝廷正式授予的權(quán)力,林楓對現(xiàn)有力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合:
神機營:由趙勝兼任守備,下轄三個哨。一哨為燧發(fā)槍隊(擴編至七十人),二哨為火炮隊(以“鎮(zhèn)北一號”為基礎,開始培訓新炮手),三哨為弩箭及火箭、爆破等特種火器隊。
步軍營:由張嵩任守備,下轄四個哨,以原邊軍老兵和西山戰(zhàn)兵為骨干,配備長槍、刀盾,負責正面防御與突擊。
夜不收營:由王老三任把總,擴編至八十人,負責偵察、警戒、敵后破襲。
工械營:由王鐵柱兼任守備,下轄匠作隊(負責軍械制造維修)、營造隊(負責工事修筑)、格物隊(由格物院優(yōu)秀學員組成,負責技術研發(fā)與試驗)。
輜重營:由陳文淵兼任主事,負責糧草、被服、醫(yī)藥等后勤保障。
編制確立,權(quán)責分明。韓徹帶來的工匠和物資迅速補充到各個崗位,尤其是王鐵柱的工械營,得到了極大加強,新的水力鉆床、鍛錘開始建造,燧發(fā)槍和火炮的生產(chǎn)速度有望大幅提升。
與此同時,林楓以西山衛(wèi)指揮使的名義,發(fā)布了第一道征兵與征匠令,在北直隸各州縣廣貼告示,待遇從優(yōu)。這一次,不再是偷偷摸摸,而是光明正大。
西山,這個曾經(jīng)在夾縫中求存的堡壘,終于披上了官方的外衣,開始以一種全新的、更具威脅性的姿態(tài),屹立在京畿之北。
莽古爾泰的敗退,只是開始。林楓知道,朝廷內(nèi)部的目光,建虜?shù)某鸷蓿酥疗渌髀穭萘Φ母Q探,都將隨著他地位的提升而變得更加復雜和危險。
但此刻,站在初立的“林”字大旗下,看著校場上士氣高昂、編制初成的新軍,林楓心中充滿了信心。
名分已正,筋骨已成。接下來,便是要讓這“西山衛(wèi)”之名,響徹寰宇,令八方膽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