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三年,三月十二。
西山別院,"格物堂"密室內,林楓小心地斷開連接伏打電堆的銅線,目光落在充電寶的指示燈上。四格藍色的led燈,此刻穩(wěn)定地亮著三格。
自三月初五首次成功充電以來,時間過去了整整七天。按照每天能為充電寶充入約2%電量的穩(wěn)定速度,充電寶的總電量應達到約14%。但實際損耗總是存在,此刻12%的電量儲備,符合他的預期,也讓他心頭稍安——這意味著一份寶貴的戰(zhàn)略儲備。
沒有停頓,他立刻將充電寶連接到筆記本電腦。屏幕亮起,充電標識出現(xiàn)。他注視著右下角的電池圖標,看著數(shù)字從47%開始極其緩慢地爬升。這個過程持續(xù)了近一個時辰,當充電寶的電量從三格跌回兩格,筆記本電腦的電量終于艱難地跳到了48%。
充電寶每消耗約6%的電量,才能為筆記本補充1%。這個殘酷的轉化率,清晰地提醒著他能源的珍貴與脆弱。每一次知識檢索,每一次"知微"的推演,都是在燃燒他精心儲備、來之不易的"生命線"。
他迅速拔下連接線,將充電寶重新接上電堆,開始新一天的儲能循環(huán)。做完這一切,他才將注意力轉向沙盤。
"林先生,"趙勝的聲音帶著一絲壓抑的興奮,"鬼見愁的伏擊點已按知微推演布置完畢。燧發(fā)槍隊十五人已全部就位。"
十五支燧發(fā)槍。這是王鐵柱帶著工匠們,在水力鍛錘和標準化夾具的輔助下,克服了彈簧鋼淬火、擊發(fā)機構精密加工等無數(shù)難關,歷時近兩個月,將制造速度從最初的五、六天一支,提升到穩(wěn)定在三天左右一支的成果。這十五支槍,是西山武力最核心的倚仗,每一支都凝聚著心血。
林楓的目光落在沙盤上"鬼見愁"山谷的模型。根據(jù)王老三送回的情報,一股約三十騎的建虜哨騎,正沿著這條路線滲透而來。
"按計劃行事。"林楓的聲音平靜,聽不出波瀾,"記住,電雷觸發(fā)后,燧發(fā)槍齊射務必果斷,弩手覆蓋側翼。此戰(zhàn),不僅要勝,更要震懾,打掉他們窺探西山的膽子!"
"是!"
。。。。。。
暮色漸沉,"鬼見愁"山谷中,一支建虜哨騎正在緩慢前行。為首的那顏眼神銳利,不時掃視著兩側陡峭的石壁。這些都是跟隨皇太極征戰(zhàn)多年的老兵,即便在這種看似安全的偏僻小徑上,依然保持著足夠的警惕。
"停下!"那顏突然舉手,用女真語低喝。他敏銳地察覺到前方那些看似雜亂的木樁有些異常。
兩名斥候立即下馬,小心地向前探查。其中一人剛邁出幾步,腳下突然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。他下意識地低頭,只見一根近乎透明的細線在暮色中微微晃動。
就在這一瞬間——
"滋啦——噼啪!"
詭異的藍白色電火花在他腳邊爆開,刺眼的光芒讓這名久經(jīng)沙場的老兵也不由得一愣。
還沒等他反應過來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