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勝沉穩(wěn)老練,是隊伍的主心骨;李鐵牛力大無窮,原是軍中刀牌手;張小旗年紀最輕,卻對手弩和火銃極有天賦;王老三是獵戶出身,擅長追蹤偽裝。
這日,一場對抗演練在西山展開。王老三帶領五人小隊,要突破李鐵牛十人隊伍的封鎖傳遞情報。
山林間,王老三如靈狐般穿梭,精心布置的假蹤跡將主力引向歧路。張小旗則借著掩護,沿干涸河床疾行。
"停!"林楓突然叫停演練,"張小旗,你踩斷的樹枝為何不處理?王老三,既發(fā)現(xiàn)李鐵牛分兵,為何不發(fā)信號?"
眾人面面相覷,這才發(fā)現(xiàn)疏漏。
"在戰(zhàn)場上,這些疏忽會要了你們的命。"林楓語氣嚴厲,"重新開始!"
第二次演練,隊員們明顯謹慎許多。王老三的誘敵更加精妙,張小旗的潛行毫無破綻,趙勝的策應恰到好處。當張小旗終于將竹筒投入終點的木箱時,所有人都松了口氣。
"有進步。"林楓終于露出贊許之色,"但要記住,戰(zhàn)場從不會給你們第二次機會。"
這樣的演練日趨頻繁,路線和任務不斷變化。隊員們在一次次失敗與成功中飛速成長。
八月初,王鐵柱終于捧著新打造的擊發(fā)機構興沖沖找來:"林兄弟,成了!新的淬火工藝讓彈簧壽命翻了一倍!"
林楓仔細檢驗后,難得露出笑容:"好!立即給小隊配發(fā)燧發(fā)槍。"
然而喜悅總是短暫。翌日,趙勝派出的夜不收帶回緊急軍情:后金大軍在薊鎮(zhèn)外集結,烽火臺已增兵戒嚴。
"朝廷可有對策?"林楓追問。
夜不收苦笑:"袁督師專注關寧防線,朝中正為毛文龍之事彈劾不休。。。。。。"
林楓沉默良久,望向北方的天空:"讓我們的人撤回。傳令:啟動蟄伏計劃,西山別院立即戒備。"
殘陽如血,映照著鐵匠鋪院中忙碌的身影。水力鍛錘的轟鳴聲仿佛戰(zhàn)鼓,為即將到來的風暴敲響序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