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,理應(yīng)志在四方,建功立業(yè)。那本宮祝常太醫(yī)此行一切平安,凱旋而歸!”蕭云并不阻攔常壽,反而羨慕他可以親臨戰(zhàn)場。
“臣多謝娘娘!”常壽躬身謝恩。
御藥房
正在清點藥品的常壽抬頭發(fā)現(xiàn)了在架子后面的齊朔。
“這是當年蕭總督領(lǐng)兵去新疆平叛時,小姐從靈隱寺跪了七天七夜求來的平安符,勞煩常太醫(yī)帶給蕭額駙。”齊朔嘴上說是給蕭風的,但交到常壽手中的卻是兩個,“娘娘特意叮囑,讓您帶幾個小學(xué)徒,既可以照顧您的起居,也可給您打打下手?!?/p>
“除了四氣和五味,我足足帶了五個人呢,娘娘大可放心,幫我謝過娘娘的平安符,我常壽一定平平安安的回來?!背蹟[弄著手里的平安符,心中暖洋洋的。原來除了那個洋小子,還有人擔心他……
出征當天,鼓樂齊鳴,號角聲起,太和殿前乾隆率領(lǐng)眾臣,皇親,阿哥,妃嬪給大軍送行,軍隊的行列整齊劃一,將士們已整裝待發(fā),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,上面繡著的龍圖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
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將士們紛紛跪倒在地,山呼萬歲,誓死效忠皇帝,保衛(wèi)國家。
乾隆親自走下高臺,步伐穩(wěn)健,來到傅恒面前,兩人目光交匯,無需多言,彼此間已傳遞了深深的信任和決心。
乾隆命人取來御酒,親自捧起酒壇,傾灑于地,以示祭天祈福之意。壇中美酒噴涌而出,這一幕極具儀式感與視覺沖擊力,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斗志。他又親自為傅恒斟滿一杯,兩人舉杯相碰,一飲而盡,盡顯君臣一心。隨后將天子劍交到傅恒手中:“傅恒,此戰(zhàn),朕將國家安危托付于你,望你不負朕望,班師回朝!”
傅恒雙手接過天子劍,感受到劍柄上傳來的溫度,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責任感與使命感。他單膝跪地,握劍高舉:“臣定不負圣恩,不辱使命!”
“永琪,初次出征,軍令如山!”乾隆囑咐著永琪。
“是,兒臣遵旨!”
乾隆目光一一掃過這些即將為他、為國家浴血奮戰(zhàn)的勇士們。他深知,此一去,生死未卜,但為了國家的安寧與繁榮,他們義無反顧。他緩緩開口,聲音低沉而有力:“朕知爾等此行艱難,但家國天下,匹夫有責。爾等務(wù)必奮勇殺敵,保衛(wèi)疆土,待凱旋之日,朕必親往安定門迎接,論功行賞!”
將士們聽后,無不熱血沸騰,斗志昂揚,齊聲高呼:“必勝!必勝!必勝!”聲音響徹云霄,震天動地。
傅恒身為總指揮,翻身上馬,面向大軍,高舉天子劍,一聲令下:“出征!”。
隨著出征的號角聲響起,大軍緩緩開拔前行,出午門經(jīng)德勝門由京城開往云南。沿途的百姓紛紛駐足觀看,目送著這支遠征的軍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