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嘿!這底下好像埋著個鐵疙瘩!”一個漢子驚呼著,從廢墟里扒拉出一個半埋的、表面坑洼但明顯很結(jié)實的鐵疙瘩。
這可把謝鐵匠興奮壞了,忙跑過來查看,謝里正看他那猴急的樣,叫他專門負(fù)責(zé)保管挖出來的鐵疙瘩。
“這邊還有好幾個沒燒透的房梁!木質(zhì)還行!”另一邊也有人有了發(fā)現(xiàn)。
“快來看!這墻根子還挺結(jié)實!抹平了說不定能當(dāng)咱們新房的基腳!”
謝廣福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聽著他們的新發(fā)現(xiàn),不時指點一下:
“對,這些碎磚別扔,敲敲整齊,壘豬圈雞窩都好用!”
“這片地平整一下,先把窩棚搭起來!晚上好歹有個遮擋!”
“注意腳下!別被銹釘子扎了!”
謝秋芝和李月蘭,謝文也都卷起衣袖跟著大部隊整理廢墟。
砍伐聲、敲擊聲、搬運時的吆喝聲、偶爾發(fā)現(xiàn)“寶貝”的驚喜叫喊聲……在這片沉寂了十多年的廢墟上匯成了一曲重建家園的勞動交響樂。
到了傍晚時分,軍器監(jiān)舊址已經(jīng)呈現(xiàn)出不一樣的地貌,大片的廢墟被清理干凈,露出了原本堅硬平整的地基輪廓,有用的材料分門別類堆成了小山,一個個簡陋但結(jié)實的三角窩棚骨架已經(jīng)依托著殘存的墻根立了起來,只要搭上油布或者茅草就能暫時住人,甚至還有人簡單地壘了個土灶,又嬸子已經(jīng)開始嘗試去旁邊的溪澗取水燒水……
雖然離真正的安家落戶還差得很遠(yuǎn),但他們已經(jīng)在桃源村,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。
軍器監(jiān)舊址整整收拾了三天才算徹底整理完成,這些天大家都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里,也是時候要分配人口宅基地了。
謝里正和族老謝六爺、謝九爺三人,揣著桃源村戶籍冊子,找到了正在一片高地上比劃著什么的謝廣福。
這片高地有半人高,面積大小有半個籃球場這么大,倒像是個小舞臺。
謝六爺先開了口,語氣里滿是驚嘆和后知后覺的驚喜:
“廣福啊,你這眼光真是毒!當(dāng)初你說選這兒安家,老頭子我心里還直打鼓,這幾天清理下來,才發(fā)現(xiàn)這地方真是……真是塊寶地??!”
謝九爺也捻著稀稀拉拉的胡子連連點頭:
“是啊是啊,這地方,邪性!看著破,底子真好!你看這地,平整!瓷實!比咱們吭哧吭哧去平別處省了老大勁了!這以前蓋房子的墻根子,好多還能直接用!”
謝里正笑著補充,指向四周:“還不止呢!廣福,你來看!”
他拉著謝廣福走到高地邊緣,“這邊坡下去不到百步,就是那條從青屏嶺下來的山溪,水流又清又旺,取水洗衣做飯都方便得很!那邊,靠近后山腳,有一大片野竹林!長得密實著呢!那可是好東西?。 ?/p>
謝廣福聽著族老們?nèi)缤l(fā)現(xiàn)新大陸般的驚喜話語,臉上露出了然的笑容。
他早就勘察清楚了,此刻便順著他們的話,將自己這兩天的規(guī)劃娓娓道來:
“里正叔,六爺,九爺,你們說得一點沒錯,這軍器監(jiān)舊址,好處多著呢!這兩天觀察下來我還發(fā)現(xiàn)了?!彼种割^數(shù):
“第一,就是地基。當(dāng)年官府選地方,肯定是挑過的。地勢高,不受水淹;地方夠大,初步估算,清理出的這片核心區(qū),起碼能容納咱們?nèi)逡话俣艖羝鹞萁ㄔ?,還能留出足夠的公共空地!”
“第二,用水方便,靠近溪流,生活生產(chǎn)都不愁。我還看了,溪水流速不慢,以后咱們甚至可以在下游弄個水車,到時候有條件了咱們村買一個大磨盤回來,搗米磨面都能省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