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槿賢挨啤酒瓶的日子,比馮國泰被套麻袋晚了一天。
王墨和楊四郎都在召集人馬,準備兩個團伙之間干一次大仗。
雙方都需要有足夠的準備時間。
樸槿直卻不需要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準備什么,在他眼里,收拾百貨大樓的張波也就是幾個電話的事情,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準備,哪怕多打幾個電話那也是高看了張波。
千禧年的杭城,除了朝鮮族之外,篤信伊斯蘭教的回族人人群最多,回族人遷居杭州的歷史追溯至唐宋時期,是融入最深的少數(shù)民族。無怪乎老杭州人都會說,當河坊街還飄著定勝糕的甜香時,鳳凰寺的銅鈴已在晚風里醒了。
這座蹲在古城東南角的鳳凰古寺,就是回族人集聚地,總像一位穿灰布衫的老茶客,坐在夕陽里慢悠悠地搖扇子,檐角六只銅鈴叮當作響,倒更像是替晚歸的鴿群打著拍子,叮鈴叮鈴,把整條中山中路的煙火氣都搖得晃了三晃。
每逢開齋節(jié),這兒的煙火氣能漫到鼓樓,穿繡花長袍的回民男女捧著搪瓷碗排隊領齋飯,羊肉抓飯的香氣混著桂花香,在空氣里釀成醉人的酒。戴白帽的老人們坐在臺階上嘮家常,話題從敘利亞的親戚轉到小區(qū)新開的超市;這時候的鳳凰寺更像杭城的老客廳,連穿西裝的白領路過都要拐進來討杯茶喝,順手往功德箱里塞張紅票子,管它鈔票上是毛爺爺還是真主,能換來一碗熱騰騰的素面就是好緣分。。。。。。
除了回族、土家族,就數(shù)朝鮮族了,朝鮮族人主要集聚在城西那一帶,回族人主要集聚在鳳凰寺周邊。
隨著樸槿直物流公司越做越大,他在朝鮮族的混子群里的聲望也越來越高,眼下的實力肯定在王墨之上。
樸槿興被揍、樸槿直挨瓶這事,本來很好解決,無非就是樸槿直出面找張波,讓他賠點錢道個歉,社會人沖撞了社會人,這事也就過去了,畢竟都沒把人怎么著,雖說大路通天各走一邊,總還是低頭不見還抬頭見的。
別看張波比樸槿直大出不少歲,但是論實力,他還是很忌憚樸槿直的,因為樸槿直的后背,除了衙門里還有人,還靠著整個朝鮮族的勢力。
真論干仗,實力最強的當屬回族和朝鮮族,他們都是出了名的一條心,哪像漢族每個人肚子里都有自己的那點小九九啊。
更何況隨著網(wǎng)絡平臺的出現(xiàn)和興起,樸槿直的物流公司已經隨著大流正蒸蒸日上。
所以,當樸槿直找到張波的時候,張波很容易就就范了,反正對張波來說,這么些年來,自認吃虧自認吃癟又不是一回兩回了,好在,他張波永遠都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。
樸槿直也以為這事就這么解決了,翻篇了。
可偏偏還是出了岔子。
問題出在誰身上呢?
自然還是江湖新人樸槿賢?。?!
老話說得好,不怕沒好事,就怕沒好人。
如果不是因為樸槿賢,樸槿直也不會無緣無故和金澤株結仇。
還很有可能和小金子、王墨他們相談甚歡,相交甚好。
至少不會像現(xiàn)在這么針鋒相對,掐的這么激烈,甚至你死我活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