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老頭相當狗腿,硬是送出去一里地才返村。
車內(nèi),秦爺爺忍不住抹冷汗……太熱情了,頂不住啊。
而到家后,秦爺爺又給朱豬販送去一匹紅布,算是年禮……朱豬販給他家算的豬價太便宜了,給匹紅布,也算扯平了。
……
冬天養(yǎng)豬費糧食,因此三天后,秦家的年豬就開殺了。
村里人很是幫忙,只一天就把第一批的五頭年豬給殺好,剔骨分肉,一副副下水也清洗干凈了。
秦爺爺很感激,給了工錢,還煮了兩大鍋的殺豬菜請大家伙吃了一頓。
豬肉到家后,秦奶奶就帶著秦二嬸、秦小姑,開始配年禮。
“呂家、周家、宋家的,米面肉糖布、新紅燭、再加上十斤羊肉。”
“河村長、石村長、牛村長他們的年禮要低一些,羊肉給兩斤就成。”
“韓師爺、盧師爺?shù)裙傺萌税凑諈渭业姆堇齺?,但要再加上兩套二十四色的顏料粉,還有五兩的炭敬銀子?!?/p>
好歹是師爺,幕官大人呢,多少得給點銀子。
“康縣令、庾副使的,這是正經(jīng)的官老爺,炭敬銀子加到十五兩,還得給一套文房四寶……但吃食減半,入口的東西,不好給官員家。”
庾副使想說,別減吃食啊,多給點羊肉,我家不挑的!
鄉(xiāng)下的羊肉比首府便宜三成,庾副使跟羊販子狠訂了兩回,還嫌不夠的,想要多多的羊肉。
可羊販子生意太好,手里頭也沒多少羊了。
秦小米生怕被喊去學(xué)著備年禮,是勤奮了,躲去別院作坊的辦公屋子,待到晚飯時才回家。
而家里的年禮開始送后,幾乎就沒停過,隔兩天就得送一批的。
可秦家收到的年禮更多,天天都有人給秦家送年禮。
華總旗他們很給力,只要是不好的人家,年禮都送不進去,會被他們趕走。
關(guān)書吏百忙中抽空,親自帶著一整車的年禮,送來秦家。
還特地送了兩匹紅色錦緞,給秦小姑做嫁衣。
錦緞在織錦時會放入金線,因此流金溢彩的,很是奪目,緞面有一幅幅的并蒂蓮開圖,秦家人見到后,驚了一把,想起姜小珠的那句:關(guān)老夫人是全鎮(zhèn)最富的大富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