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(nèi)門劉師兄的巡查雖未掀起迫在眉睫的波瀾,卻像一根無形的鞭子,抽緊了廢符室內(nèi)所有人的神經(jīng)。監(jiān)工弟子不再終日打盹,時不時便會起身逡巡一圈,目光銳利地掃過各個料堆和雜役們的手頭。其他雜役也感覺到氣氛不同往常,動作間多了幾分小心翼翼,連交談都幾乎絕跡。
壓抑的氛圍如同實質(zhì),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。
鹿笙更是將“藏”字訣發(fā)揮到了極致。她不僅徹底停止了任何“投喂”試驗,連用古器汲取普通廢料能量都變得斷斷續(xù)續(xù),且將波動壓制到若有似無。她甚至有意讓自身靈力運轉在外人感知中顯得更加晦澀虛弱,臉色也刻意維持著一種被雜亂靈氣侵蝕后的微顯蒼白——一個長期待在惡劣環(huán)境下、資質(zhì)低劣的雜役最該有的模樣。
她的大部分心神,都用在了觀察上。
觀察監(jiān)工弟子的巡視規(guī)律,觀察那些“特殊”廢料出現(xiàn)和消失的周期,觀察這座廢符室本身。
廢符室占地頗廣,為了壓制那些屬性紊亂、偶爾會爆發(fā)出不可控能量的廢棄符料,室內(nèi)墻壁和承重柱上,都刻有基礎的“禁錮”和“斂息”陣紋。這些陣紋平平無奇,是宗門內(nèi)大規(guī)模使用的標準制式,年久失修,許多地方靈光黯淡,甚至出現(xiàn)了裂紋,看上去早已半廢。
鹿笙起初也并未在意這些陣法。直至一日,她搬運一筐剛剛送來、靈力波動尤為狂暴的火屬性廢料時,腳下不知被何物絆了一下,一個趔趄撞向了身旁一根巨大的石柱。
就在她手掌下意識撐住石柱表面的瞬間——
嗡!
識海中的古器,竟前所未有地輕微震顫了一下!并非預警,而更像是一種……感應到某種同源或近似屬性的、極其微弱氣息時的自然共鳴?
這震動極其微弱且一閃即逝,但仍讓鹿笙心頭一凜!
她立刻站穩(wěn)身形,低下頭連聲道歉,仿佛在為自己笨手笨腳沖撞了石柱而惶恐,手掌卻借著衣袖的遮掩,緊緊貼合在石柱冰涼的表面,煉氣五層的神識高度集中,透過古器去細細感知。
這一次,感應變得清晰了些許。
石柱內(nèi)部,那看似殘缺黯淡的陣紋深處,竟隱約殘留著一縷極其微薄、異常隱晦的古老意韻!這氣息非比尋常,帶著一種歷經(jīng)歲月沉淀的蒼茫與厚重,竟與她識海古器以及那“微縮古壤”的氣息有著一絲微妙的、難以言喻的呼應!
是這座建筑初建時,某位陣法高手留下的印記?還是后來有人將一絲古意封存于此,借陣法溫養(yǎng)?
鹿笙強壓下心中驚疑,不敢過多停留,抱著料筐快步離開。但她的心,卻再也無法平靜。
接下來的幾天,她借著分揀、搬運、清理等各種機會,小心翼翼地觸碰廢符室內(nèi)其他刻有陣紋的石柱和墻壁。
果然,并非所有陣紋都有異常。大部分確實已經(jīng)失效。但其中有幾處關鍵節(jié)點,其內(nèi)部都隱約殘留著那樣一絲微薄卻獨特的古老意韻!
它們深藏在現(xiàn)行陣法的結構之下,若非古器對同類氣息有著超乎尋常的敏銳,憑借她煉氣五層的神識也根本無從察覺。這幾縷古老意韻如同沉睡的印記,微弱卻堅韌地存在著。
這個發(fā)現(xiàn)讓鹿笙背脊發(fā)涼,又隱隱生出一絲探究欲。
廢符室的背景,恐怕比她想象的還要復雜。這殘留的古意,有何來歷?與這符箓堂,甚至與宗門過往有何關聯(lián)?
無數(shù)疑問盤旋在腦海。
但與此同時,一個念頭也抑制不住地冒了出來——這殘留的古意,她能否嘗試溝通,或者…間接利用其環(huán)境?
這些古老意韻深植于陣法結構,與現(xiàn)行半廢的禁錮斂息陣交織在一起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。若強行觸動,很可能導致不可預知的后果,風險極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