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四章姻親
這是一個前清時期建造的雄偉建筑。全部都是土灰色的磚墻,磚墻足有3m多高,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厚重雄偉,冰冷森嚴(yán)的感覺。
祠堂的大門是一個嵌滿鐵釘?shù)某嗉t色雙開大門,兩個門環(huán)均為狴犴咬環(huán)。一左一右還卒立著兩個大石獅子,都齜著森森的獠牙,讓人見了便止不住望而生畏。
祠堂內(nèi)部倒沒有那么的壯闊,不過就是宗族牌匾,還有逝去鄉(xiāng)民的牌位。
祠堂的最左邊立著一個量尺寬三尺長的厚實石碑,但凡是林水原出生的人口,都會把其名字鐫刻在這石碑之上。
只不過這里面卻不包括女童,女子將來終究是要嫁人,或許會嫁到原上,或許會嫁到原外。
倘若嫁到原上,那你便是林水原娶過門的媳婦,等到原上的媳婦兒們生下子嗣,便才有資格把自己的名字鐫刻在這石碑之上。
祠堂的正位供著兩張?zhí)珟煱私橇_圈兒椅,按照傳統(tǒng)的規(guī)矩,以左為尊。左邊的那張椅子便只有原上的大族長才可以入坐,右邊的椅子坐的是原上年歲最高的賢良長者。
一般,這樣的賢良長者不一定非得姓欒,只不過這樣的長者也要頗受鄉(xiāng)民們的愛戴,并且年歲要在70歲以上。
然后祠堂內(nèi)部,堂下的左右兩邊,每一邊都擺著三張座椅。
一般也是林水原上的鄉(xiāng)紳富戶,年長者才能居坐。
剩下的鄉(xiāng)民們只能站在祠堂大堂的外面,分分并排齊齊的擁在庭院之中。大族長叫誰上前問話,誰才可以從眾人之中涌出頭兒來,然后緩緩行之堂前,需要彎腰皓首,這些規(guī)矩,半點不可逾越。
欒平安被原上的百姓簇?fù)淼届籼瞄T口,只見他拿著鑰匙,鄭重其事的打開了祠堂的大門。
然后,他只恭恭敬敬的站到祠堂大門旁邊,先請原上的長者和鄉(xiāng)民們進(jìn)入。
按理說,我和張大哥等人全部都是外地人,我們這些外鄉(xiāng)人根本沒有資格進(jìn)入林水原的祠堂。
不過好在欒平安向來敬重我張大哥,因此才特準(zhǔn),張大哥和我還有郝大興一起進(jìn)入祠堂。
今日的祠堂,正座右手邊的位置坐的是原上的鄉(xiāng)紳富戶馮家的馮老爺子,這個馮家就是欒平安二姐許配的人家。這馮老爺子是那個馮三小子的爺爺,今年已經(jīng)七十有二,人過古稀,可是身子骨還相當(dāng)硬朗。
雖然他的腰桿已經(jīng)挺不直,右手拄著一個虎頭紅木拐杖,但是走起路來仍舊颯爽干練,身子骨清瘦,一頭白發(fā)已經(jīng)再也找不出半點黑色,眼窩深陷,眼睛有神,看起來頗有一點遠(yuǎn)見卓識,仙風(fēng)道骨之感。
下堂的左手,右手邊坐著的是原上的有能之士。自然有那中醫(yī)堂里的馬天問馬大夫,還有兩戶姓欒的人家,這兩戶人家均和欒平安家里有著近親關(guān)系。在這林水原上,姓欒便就是最光耀門楣的事情。還有一位徐先生,這個徐先生是林水原上學(xué)堂里的教書先生,據(jù)說其肚子里頗有些文墨,深受原上百姓的愛戴。
最后一位是一個姓孫的富戶,這位孫先生也是原上頗有道德才干,并且口碑甚好的鄉(xiāng)紳富賈。
最主要的是,這個姓孫的富戶和欒平安之間還有一定的關(guān)聯(lián),欒平安自幼許下的娃娃親,定下的那個女子就是這個姓孫的富戶家的大女兒。
據(jù)說,這孫家大女兒長得也是模樣出眾,做的一手好面食不說,絕對是個持家的能手,甚至還會幫自己的爹爹和弟弟打理家里的生意。
這個姓孫的富戶家中是做皮草生意的,原先找些年他們的祖宗就是靠著上山打獵為生。
然后打下猛獸,剝?nèi)~F皮,到集市上用獸皮換錢財,后來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,起義軍四起,孫家的祖先就身披獸皮去參軍。
第二百四十四章姻親
因為他們本來就有打獵的好手藝,所以身手自然不錯,雙手持著盒子炮,就如同小孩兒玩彈弓一般,簡直是人擋殺人,佛擋殺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