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僧聞言,皆面露驚色。玄寂大師接過細看,忽道:此經(jīng)梵本早已失傳,段太子如何得來?
段無咎淡然一笑:天龍寺藏有部分古印度高僧手稿,枯榮大師窮盡四十年心血,補全其中殘缺。
玄難大師沉聲道:段太子年紀輕輕,竟通曉梵文?
段無咎指尖輕點案上茶杯,水面竟泛起細微波紋,凝成一行梵文——般若波羅蜜多(意為智慧到彼岸)。
眾僧見狀,皆露震撼之色。此乃內(nèi)力操控至精微境界的表現(xiàn),非半步宗師不可為!
玄苦大師冷聲道:段太子此來,當真只為論經(jīng)?
段無咎合扇一笑:大師多慮了。無咎自幼修佛,深知武學與佛法本為一體。今日來此,亦想請教少林《易筋經(jīng)》與大理《六脈神劍》孰高孰低?
此言一出,廳內(nèi)氣氛驟然凝滯。
玄慈方丈緩緩睜眼:段太子欲論武?
段無咎搖頭:非也,無咎欲論——佛理。
他指尖輕敲案面,聲音如清泉擊石:《易筋經(jīng)》云形神合一,萬法自然,而我段氏《六脈神劍》講究劍氣無形,隨心而動。二者看似不同,實則殊途同歸——皆是以心御氣,以氣合道。
玄寂大師眼中精光一閃:段太子此言,倒與達摩祖師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之旨暗合。
段無咎微笑:正是。武學至境,不在招式,而在心境。
玄悲大師沉吟片刻,忽道:段太子既通佛理,可解此偈——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
此乃禪宗六祖惠能的著名偈語,意在破除執(zhí)念。
段無咎不假思索,朗聲答道:
若執(zhí)無物,亦是塵埃!
此言一出,滿座皆驚!
玄慈方丈長嘆一聲:段太子慧根深種,老衲佩服。
段無咎合十行禮:大師謬贊。無咎斗膽,今夜可否入藏經(jīng)閣一觀?
眾僧對視一眼,最終玄慈緩緩點頭:
喜歡天龍八部之段氏春秋請大家收藏:()天龍八部之段氏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