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巧安撫好王氏之后,只隔了兩日,便重新收拾了踏上去江南的船。
船行江上,順流而下,可謂是一日千里,速度很快便進(jìn)入了江南地界。
望著眼前越發(fā)開闊平坦的視線,蘇巧心里忽然有種別樣的寧靜安然,只嘆道。
果然是溫柔水鄉(xiāng),處處都透著柔和,一如小河水潺潺,一如岸邊楊柳輕撫,翩然多姿,煞是治愈的畫面。
“這世人都道江南水鄉(xiāng)好地方,可真不是作假的,瞧這一望無際的糧田,只要收成好,百姓們何愁不能過上富裕日子?!”
蘇林站在甲板上,眺望著沿岸的一切,由衷的贊嘆道。
眼前的一切,是與他們那個小山村完全不一樣的世界,單是看看這些良田,蘇林都能明白為何大家都向往這江南富庶之地了。
這里不光是氣候宜人,更是物產(chǎn)豐饒,交通便利,如何叫人不喜,尤其是商人更愛此地。
蘇林也看到了這其中巨大的商機(jī),心下微微激動。
“是啊,江南盛產(chǎn)糧食,糧食價格低廉,水路發(fā)達(dá)便利,大哥若是能在江南選一處合適的地方,再開一家酒坊,倒是能生下不少成本運(yùn)費?!?/p>
蘇巧聽了蘇林的話,也笑著道。
這個時代的漕運(yùn)成本可比陸地上的馬車運(yùn)輸要便宜多了,不光節(jié)約了運(yùn)費成本。
江南的糧食高產(chǎn),且質(zhì)量上乘,也有助于提升白酒品質(zhì),亦可走漕運(yùn)送到北放銷,可謂是一舉多得。
“大妹說的是,咱們此行便可先探看一二!”蘇林顯然也是動心的,當(dāng)下便有了打算。
見蘇林心里有了成算,蘇巧也不再多言。
坐船行了兩日半,便到了揚(yáng)州地界,天氣也越發(fā)炎熱起來。
日頭炎熱,李媽媽特意為蘇巧準(zhǔn)備了一定透氣的輕紗圍帽,將蘇巧護(hù)著出了碼頭,尋了家安靜干凈的客棧歇下。
揚(yáng)州地界也是有與她們合作白瓷生意的客商,蘇巧打算稍作歇息兩日便去尋那幾家鋪子看看情況。
蘇巧幾人才將行李般進(jìn)房間,便有小二上來恭敬客氣的問道。
“幾位客官,馬上就到飯點兒了,掌柜的叫小的來問問,幾位是打算在房中用飯還是到樓下堂食?”
“到樓下堂食吧,給我們留個景致好些的地方!”蘇巧想了想沖小二道。
“哎,小的定給客觀留個賞景的好地方,幾位略收拾一下便可下樓用餐了。若有什么特別想吃的也可吩咐小的讓廚房做。”
十幾歲的小二聞言,眼睛笑得瞇成了月牙兒,樂呵呵道。
蘇巧和李媽媽將行李簡單收拾了一下,便去隔壁房間叫了蘇林下樓吃飯。
小二果真如蘇巧吩咐的,專門留了個靠著床邊好賞景的地方。
窗外是平靜的河道,河岸兩旁楊柳依依,河中船塢緩緩駛過,乘船的老者戴著遮陽的梭帽,不急不徐的撐桿劃動小船,悠然自得。
偶爾絲絲江風(fēng)吹到蘇巧臉上帶著江南的獨有的味道,不由讓蘇巧舒服的瞇了瞇眼。
肚子里的孩子也似是有所感應(yīng)一般,歡快的動了動的,像是在表達(dá)此刻的歡喜。
蘇林看著蘇巧臉上舒緩的顏色,不由心里放松了不少,看來這一趟也不白來,看著蘇巧心情放松了,他這個做哥哥的也跟著安心。